导读:大国争霸的世界近代史昭示,在这个71%被海水覆盖的星球上,所有大国的兴衰都取决于海上。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到大英帝国,他们的兴盛无不得益于对海洋的控制,而他们的衰败,也在于对海洋控制权的易手——二战后,美国从大英帝国手里夺过了海洋控制权的大棒,至今称雄,风光无限。

 

美国坚持掌控16个海上咽喉要道

如何掌控无边无际的海洋?几个节点就够了。世界地缘政治中有这样一个比喻:“六把钥匙锁世界”,意思就是有六个最关键的海上运输通道,决定着全世界的能源运输。它们是: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和马六甲海峡。而这些海峡目前绝大部分控制在美国手中。美国海军利用超强的实力,把持这些海上咽喉,这就相当于控制了全球的海路,也借此掌握海权。

实际上,美国人掌控的海上咽喉要道远不止这六个,而是16个:

1. 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战略要道,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南中国海和安达曼海的一条狭长水道,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海上交通纽带,被称为“东方的直布罗陀”,美海军太平洋舰队舰只往返于海湾、夏威夷和美国西海岸最近航线的必经之路。

2. 望加锡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中加曼丹岛与苏拉威西岛之间,连接苏拉威西岛和爪哇海的水道,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通道。

3. 巽他海峡: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是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经爪哇海至东非和绕道好望角去西非、欧洲的海上要冲,美海军第7舰队舰只从西太平洋赴印度洋或从印度洋返西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4. 朝鲜海峡:日本海进出东海和太平洋的咽喉。朝鲜海峡是对马海峡和朝鲜海峡的统称。其中对马海峡位于日本对马岛和壹岐岛之间,从海峡向西南可直达中国东海,向西通过朝鲜海峡与中国黄海相连,向东通过关门海峡、濑户内海可达太平洋,向北通过日本海出鞑靼海峡到鄂霍次克海。朝鲜海峡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从远东港口到太平洋的咽喉要道。

5. 苏伊士运河:位于红海北端、埃及东北部,是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著名国际通航运河。它处在亚洲、非洲的分界线上,是亚洲、非洲、欧洲通往印度洋和北大西洋的海上捷径,比绕道非洲大陆西南端好望角缩短航程2970~4320海里。

6. 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连,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大陆之间,是红海的南大门。曼德海峡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上交通要道,被西方人称为“世界战略的心脏”。

7. 波斯湾:也称为海湾,位于印度洋西北部边缘海,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西北起阿拉伯河口,东南至著名的霍尔木兹海峡,为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和供应地,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

8. 霍尔木兹海峡:西接波斯湾,东连阿曼湾,被称为“海上石油通道的咽喉”、“世界油库阀门”。波斯湾地区盛产石油,而这些石油又必须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印度洋,运往远东、欧美。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艘巨型油轮从霍尔木兹海峡通过。

9. 直布罗陀海峡:“西方的海上生命线”。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与非洲大陆西北角之间,北岸为西班牙,南岸为摩洛哥,是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唯一水道,是西欧、北欧各国进口的原油、原料以及出口的工业品绝大部分要通过这里。

10.斯卡格拉克海峡:位于瑞典、丹麦之间,西通北海,东经卡特加特海峡是波罗的海诸国进入大西洋的要道。

11.卡特加特海峡:位于丹麦的德兰半岛和瑞典之间。该海峡西经卡格拉克海峡通北海,南与厄勒海峡相连,是波罗的海诸国通向太平洋的海上重要通道。

12.格陵兰-冰岛-联合王国海峡:指格陵兰和冰岛之间的丹麦海峡和冰岛与不列颠群岛之间的广阔水域。该海峡北通北冰洋,南连太平洋。俄罗斯北方舰队南下太平洋的必经之路。

13. 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蜂腰地带,横穿巴拿马。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际运河和海上交通捷径,它比绕行南美洲缩短了一万多公里的航程,被美国视为“地峡生命线”。

14.佛罗里达海峡: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和古巴及巴哈马群岛之间,是墨西哥湾与太平洋连接的重要水道。

15. 阿拉斯加湾:世界9大著名海湾之一,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南端、介于阿拉斯加半岛与亚历山大群岛之间,沿岸分布着安克雷奇、西厄德、瓦尔德兹和科尔多瓦等良港,是美国宣布战时必须要控制的海上航道咽喉的第一个。

16.最后一个是非洲以南和北美的航道,对美国来说非常重要。

在90%的世界贸易运输都要通过海运实现的今天,扼守这16条海上咽喉,对于美国维持其全球霸主的战略意义,不言自明。

失去马六甲海峡控权后的中国

中国近代史的屈辱,则主要在于失去了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从而使西方列强得以源源不断地来到东方。

可以说,自唐宋航海技术大发展以来,中国一直是西太平洋区域最重要的海上势力,中国商船频繁往来于黄海、东海、南海,甚至印度洋的各个港口。作为南海出入印度洋的咽喉——马六甲,也在中国掌控之中——是这里的宗主国。但自1511年葡萄牙人攻陷马六甲之后,西方人纷至沓来,而这一过程,又恰好与中国主动放弃远洋,采取保守的“海禁”政策的时间段相吻合。

失去了马六甲的明朝,使帝国最南端的海上大门大开,从此再也无法阻挡西方殖民者的东来。台湾学者张存武曾说过,葡人之东来才是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失去了大海,就失去了未来。马六甲的沦陷使得扼守南中国海的门户彻底暴露。300年后,中国遭遇了与马六甲同样的命运。一则数据是:从1840年到1949年这100多年间,中国大陆至少遭受了世界列强479次的入侵,中国几乎所有的重要港口,还有港湾岛屿,更是屡遭外强蹂躏。

2500年前,古希腊海洋学家狄未斯托克曾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也即是说,失去了大海,就失去了未来。因此,中国近代史,就只剩下一声长长的叹息。

而拥有了在马六甲,葡人看到了前进东方的希望,也开启了葡萄牙海上帝国最“灿烂”的历史。此后一个多世纪,依靠海上霸权,这个只有20万平方公里土地、230万人口的国家,在欧洲保持了无所匹敌的强势。1512年,征服马六甲的葡人收买了5位中国船主,开始策划赴中国的计划。1517年,葡人正式达到中国东南沿海。1557年,他们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获准暂居广州一个称之为MACAU的小渔镇,也就是澳门。

在东亚,如果说16世纪是葡萄牙人的世纪,那么17世纪则明显是荷兰人的世纪。1641年,马六甲落入新任海上霸主荷兰的手中,继而对中国台湾进行了侵略。然后,大英帝国又从荷兰人手里夺得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进而主导了包括南亚、东南亚,以及中国南海区域在内的数百年间的历史走向……

而称霸世界后的美国,不仅仅掌控了对中国来说及其重要的马六甲海峡,而且对中国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限制,以防这位东方巨人的崛起。美国要用“岛链”将中国这个东方巨龙困死在亚洲大陆——所谓“岛链”,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军事上的内容,其是五十年代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岛链战略,用途是围堵亚洲大陆,对亚洲大陆各国,尤其是中国形成威慑之势。对此,美国有一个形象的称呼:“太平洋锁链”,是美国目前在亚洲战略部署的重点,而它所要围困的主要目标就是中国。

岛链又分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第三岛链。

第一岛链是源自位于西太平洋,靠近亚洲大陆沿岸,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在第一岛链的“封锁链条”中,最为关键的是台湾岛。它位于第一岛链的的中间,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遏止东海与南海的咽喉战略通道。也有了与“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

美国著名军事家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甚至把第一岛链称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因为该岛链仅距中国160公里,从这里能够向整个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投射力量。

第二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经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帕劳群岛,延至哈马黑拉群岛。

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对于美国而言,它既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又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

从战略上看,黄海和南海都处于美国对中国战略封锁的“第一岛链”。在美国战略界看来,如果中国在周边海域取得战略优势,将突破美国对华封锁的“第一岛链”。因此,从“冷战”期间开始,美国通过各种双边、多边军事合作方式,先后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上建立了以日韩为核心的东亚军事基地群,以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为核心的东南亚军事基地群,以美国关岛为核心的第二岛链军事基地群。这些军事基地体系配置有序,并能相互支援,扼守住了亚洲大陆走向太平洋的所有咽喉要道。对美国而言,这些“岛链”既是遏止亚洲大陆国家向海洋发展的重要筹码,也是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依托。

中国要崛起,自然需要“突围”,因此,可以说,2001年的南海撞机事件和近年来多次的“狭路相逢”事件,都与此有关。

中国的战略性突围

随着中国海军的不断壮大,走出“第一岛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战略趋势。已经没有谁能够阻挡中国的突围:2010年4月10日中国海军在公海的一次合成演练成了日本政府和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由10艘军舰及舰载直升机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驶入冲绳岛和宫古岛之间海域,并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军舰进行了“近距离接触”,世界对此高度关注。

只要海军足够强大,走出去并不困难,然而,中国若要从美国手中夺取那些海上咽喉要道的控制权,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是军力上,还是经济上,美国远远没到衰亡的时刻,中国与之还有很大的差距。

夺不得,又需要这类咽喉要道,怎么办?中国采取了大手笔的战略开拓: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先说一路,使欧亚大陆有效链接,避免了美国在海上对中国的封堵。

1.北线A: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韩国——东海(日本海)——海参崴(扎鲁比诺港,斯拉夫扬卡等)——珲春——延吉——吉林——长春——蒙古国——俄罗斯——欧洲(北欧,中欧,东欧,西欧,南欧)

2.北线B: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

3.中线: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4.南线: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

5.中心线 :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

再说一带,你美国不是掌控着海上咽喉要道吗?不要紧,我不和你争,我开辟新的道路就行了。

关心国际大势的微友一定关注到中巴经济走廊规划与瓜达尔港已开始启用这些新闻。特别是瓜达尔港已开始启用这个细节,这其实宣告中国已经获得战略性突围。

美国对中国围堵,特别是马六甲海峡之困,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膀子上的枷锁。为解此困,中国在泰国、缅甸等国没少下功夫,缅甸的输油输气管道几经周折,结果美国又挑起缅内战,缅甸的输油输气管道不仅量不足解困,而且也不可靠。

瓜达尔港最早是由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建项目,但新加坡为了防止中国获得该港口使用权,破解马六甲海峡之困,抢先获得该港的经营权,合同经营十年也就闲置了十年,直到两年前巴国政府收回使用权交给中国经营。中国从此在印度洋上距石油进口最近的地方获得一个港口。该港口与波斯湾近在咫尺,从瓜达尔港直接装卸油气并通过管道运到新疆,节约上万公里的航程。由此,中国的油路可完全不绕道12000公里马六甲海峡,直接从瓜达尔港上岸通过管道或高铁,只要约2400公里就进入喀什。以后,中东到中国的油气将全程管道运输,无需油轮。现在,瓜达尔港口已交付使用,接下来,中巴经济走廊中的高铁、输油输气管道、高速公路、电力、通讯等等也都会大规模开工建设。中国同时也对巴基斯坦的电力、通讯、高铁网路进行全面的基础建设与改造。巴国也将由此而获得经济起飞。

瓜达尔港的使用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使得中国彻底绕开了马六甲海峡和印度半岛。此战略突围对中国来说将会产生十分重大的收益。比如说,前些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克拉运河签约事件——虽然会得到更多的阻挠,开挖仍需时日,但相信会是迟早的事,这条运河对中国战略价值极大,但对泰国来说,经济效益却极为可观。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每年约有8万艘船只、装载价值约5000亿美元的货物通过这条海峡,将来“克拉运河”建成后,控制咽喉位置的泰国,将是最大获利者之一。而对中国大陆而言,开凿“克拉运河”不仅惠及广东、福建、上海、江浙等沿海地带,更有助大陆加强与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各国的贸易往来,尤其能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思中的“一带”中起重要作用。

除此,在美国“重返亚太”政策下,美国和新加坡有密切的军事合作,一旦中美发生冲突,目前中国大陆80%进口石油必经的马六甲海峡遭美方封锁,等于掐断大陆的经济命脉,但“克拉运河”的开通,可让大陆摆脱此困局,东南亚战略格局也将产生重大改变。

“克拉运河”有“东方巴拿马运河”之称。早在17世纪,泰国就有开凿这条运河的构想,约100年前,由泰王拉玛五世(1868年10月至1910年10月在位)正式提出;但是因工程成本过高,以及爆发两场世界大战,该计划始终未能实现,直到2004年,才又被泰国前总理他信再度提起。

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缅甸的输油输气管,以及规划中的克拉运河,分属3个国家,不仅有效破解了美国对中国的围困,而且可以使得中国游刃有余,不至于受控于某一个国家。还有,中国对整个东南亚的国家关系处理也就更有底气,包括中国对付越南在南海的挑衅。

马六甲这一致命枷锁失效后,美国可打的牌越来越少。

当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海洋世纪还远远没有到来!(来源:读史,作者:读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