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分析,说美国也曾如何如何救市,中国应该效仿美国,该出手时就尽早出手。真的是这样吗?美国股市每次大跌都需要美国政府拯救吗?我们真的懂美国股市吗?
仅举一例。2011年7月至9月,道琼斯指数从13000点下跌到了10000点,一个多月跌幅超20%。由于之前美国股市已上涨了一年多,正处在大牛市当中,这种下跌造成的恐慌很快开始蔓延,跟当下的中国股市极其相似。当时整个美国股票市场信心不再,人们怀疑经济复苏,质疑上市公司业绩,做空情绪较浓,担忧牛市已终结。然而,巴菲特站出来了,不过他没有像怨妇一样向政府哭救,而是罕见的宣布,“鉴于伯克希尔股价目前被严重低估,公司将最多以较账面价值溢价10%的价格回购其A股和B股股票。”此消息一度刺激了伯克希尔的两类股票当天大涨超过8%,而后更多的公司坚定了对股市的信心,也一度效仿巴菲特的做法,美国股市得以重拾牛市,至今已连续上涨了接近5年。
如果你打开美股走势图,你就会发现,自2011年9月份巴菲特宣布股票回购之后,道琼斯指数明显企稳回升。这也许是巧合,但大家不知道的是,40多年来,伯克希尔“从未花过哪怕一毛钱”用于回购或是派息,巴菲特更倾向于用剩余资金购买其他公司或股份获取投资收益。巴菲特一反常态的举动,当时引发了外界的广泛猜测,回过头去看,他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挽救美股牛市,用自己的影响力稳定股市信心,当然自身也坚信自己的回购绝不会吃亏。
再去看看当下我们的市场,有的在呼吁降准降息,有的在大骂证监会,有的强烈要求停止IPO,有的在督促下调印花税,有的在制造民族情绪,有的甚至在出主意查办股指做空者,就连诸多券商,也在用政治化的语言怂恿政府救市。但除此之外,就是没有具备影响力的上市公司站出来大胆回购,也没有多少上市公司敢用回购的方式证明自己公司的股票被低估。在这种情况下,股市要提振市场信心谈何容易,因为买卖股票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股价合不合适的问题,而不是应该持有什么政治立场的问题。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把此次下跌跟所谓的1929年、1987年,以及2008年等美国发生的股灾相提并论,两者之间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没有可比性。A股的此轮下跌,既不是流动性紧缩导致的,也不是系统性风险释放引起的,而是短期上涨过快引发的“套现效应”,这在商品市场和各国股票市场见怪不怪。
中国央行在6月27日针对股市暴跌时急匆匆的降准降息已经是显得非常不专业了,如果再要以拯救股市为名继续调整货币和财政政策,恐怕对其他市场就太不“公平”了。如果真的是为了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就应该继续严查杠杆,尽早释放“不确定性”岂不更好?
如果硬要稳定投资者信心,防止股市继续暴跌,就应该从最直接的方法入手,而国家层面往往只能更宏观,更整体,比如降准降息、降低交易费用,以及下一步下调印花税、停止IPO等,但这些政策要立刻反应到股票价格上面依然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个过程本身就存在较大风险。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呼吁救市以及出台更多救市措施,只会增加政府对股市的干预,中国股市本身就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市场,如果继续加大政策的干预力度,对中国股市的长远改革和发展更加不利。
当然,如果非得救市,最直接的方法不是没有。我们的上市公司可能不像巴菲特那样持有非常多的现金,这就要求政府可以给更多的蓝筹企业直接提供资金用于定期内高溢价式回购股票。只有上市公司自己对自己的股票坚定信心,而不是一个劲的高呼政府救市,并寄希望于更多的散户接盘,其他投资者才能以较快的速度转换对股市的态度,整个市场才能稳定下来,不至于让牛市半途而废。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