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关于华尔街历史的金融启蒙书。控制世界大佬们的游戏,惊涛骇浪,娓娓道来,登场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之间进行的财力之间的博弈,粗糙&经典的美国金融史和经济史。

前言

本书讲述的故事涵盖350多年的历史:人类的经济活动从以铁犁耕种的农民为主体发展到以坐在电脑前的白领为主体,人类对外层空间的观察从伽利略手工制造的两英寸望远镜尚不能清晰辨认土星的光环,扩展到半径10米的成对的凯克天文望远镜能够观察到距地球120亿光年的太空,人类的信息从以马车的速度传递发展到了以光速传播。因此,这是一部时间刻度巨大的历史,而这样的一部历史,其内容必然只能涉及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主题,以及世界强权。

经典政治学给世界强权所下的定义为:"其利益必须被其他国家所考虑的国家。"这就是为什么处于 经济困境的俄罗斯依然是一个世界强权的原因,没有人胆敢不考虑一个军火库中存有干百万核武器的国家的利益。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探究世界强权是否必须是一个国家时,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世纪的罗马教廷肯定是一个世界强权,尽管它只控制相对较少的领土和人口。的确,教廷的"王国"固然是宗教性质的,但其影响 绝不仅限于此。同样,早在1818年,当法国不得不向银行举债来偿还战争欠款时,路易十八的首辅大臣黎塞留公爵(DucdecRichelien)感 叹:"在欧洲有六大强权:英格兰,法兰西,普鲁士,奥地利,沙皇俄国,以及巴林兄弟银行"。他说的并不是一句戏言。

如今,金钱的威力比其在19世纪初期远为强大,而国家控制世界经济——也就是金钱——的能力却被大大削弱,所以,不要怀疑华尔街已经成为一个可与超级大国比肩而立的金融帝国。虽然,在地理上,它并不占有多大的面积,仅仅是位于"一块墓地和一条河流 之间"的6个狭窄的街区,但长期以来,"华尔街"一直是纽约金融市场的代名词。当人类迈进第三个千年时,这个市场已经成为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跳动的心脏。在今天的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所有的市场,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密切关注华尔街,否则必然会遭受损失。

然而,这条其貌不扬的小街如何成为了这样一个强大金融帝国的象征?而纽约——这个除了在18世纪末期短暂的一段时间以外一直默默无闻,既没有成为美国的首都,甚至未能成为纽约州首府的城市,又是怎样在世界金融体系中占据了像太阳系中太阳的地位?回答这些问题,正是本书的目的所在。

纽约的崛起缘于它众多的天然优势,它拥有北大西洋最优良的海港,也秉承了荷兰移民世俗爱财的传统,但是它成为金融中心却并不是天生注定的。历史总是充满了干钧一发的转机——威灵顿公爵曾说滑铁卢战役的胜负仅在"毫厘之间",而华尔街的成名也不例外。如果不是1812年副总统乔治克林顿在参议院的投票中打破僵局,赞同而不是反对詹姆斯麦迪逊总统关于 续签合众国银行许可证的提议的话,那么今天的电视播音员在晚间财经报道时就可能会说:"今天在切斯纳特街上……",如 果他的侄子德,威特克林顿州长没有力排众议说服立法机构通过修建伊利运河的议案,今天的纽约也可能只是美国东海岸的几个主要城市之一,而不会成为西半球最伟大的城市。

美国很幸运,她建国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的同一年,而《国富论》是人类历史上一部开创性的系统的经济学研究著作。作为一个新生国家,美国没有那些古老社会里难以消除的特权对生产力的束缚。有人曾经估算过,在大革命爆发前的法国,如果一个人要从法国的里昂运货到马赛(尽管现实中永远不会有人愿意这样做),他将不得不缴纳多达50种以上的税赋,这些征税权是由王室一次一次地分别授予各地贵族和领主的。而1787年的美国制宪大会,使得美国有机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共同市场,而美国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美国从建国之初就禁止对货物的跨州流通征收任何税赋或是设置其他的限制。

不仅如此,正如工业革命为西方文明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亚当斯密的伟大著作也为政府不干预经济的理念提供了哲学基础,从而使得美国的经济和美国主要的资本市场(指华尔街)的发展受益于政客们最小程度的干预。在现实生活中,政客们和资本家们差不多一样自私自利。

然而,华尔街之所以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并不仅仅是运气的原因。

在数学意义上,一个自由市场准确地说就是一个博弈场,而每一种博弈——从扑克游戏到世界大战, 都有参与者。博弈策略和计分规则。但是与纸牌游戏不同,自由市场的博弈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在纸牌游戏中,之所以有赢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有输家。而在自由市场的博弈中,如果其参与者是完全理性的,并拥有完备的信息,那么博弈的结果有可能是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赢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理性的人是 不存在的,信息完备也只是理想状态——这种状态可以接近,但却永远无法达到。当然,这对于历史学家们来说可能是一种幸运,因为,可以想像,在一个完美的世 界中,一切都可以完全预测,那将是多么沉闷和令人窒息。因此,现实世界的不完美,也就意味着事实上自由市场总会有输家。

尽管如此,在一个自由市场中,长期来看,获得的利益总和将远远超过失去的利益总和。这一点,在资本市场上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资本,这个曾一度被称为"罪恶之源"的东西,实际上和劳动力。资源。技术一样,是任何国民经济中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没有工 人或原材料就不可能造出汽车,同样,没有工厂也不可能造出汽车,而工厂。原材料。工人的薪水,以及一个成功企业所必需的无数其他先决条件,都需要有资本才 能得到。

请注意上一段第一句话中"长期来看"这个词。时间往往正是一个自由市场所缺少的,因为,一个完全依靠自我运行的自由市场,往往会很快趋于崩溃。原因很简单:自由市场是由谋求自我利益的入组成的。事实上,亚当斯密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国富 论》中,他写道:"同行是冤家,即使是在以娱乐为目的的游戏中,人们也各自心怀鬼胎,而他们相互沟通的目的,往往只是合谋来损害公众的利益,或者设法哄抬价格。"也就是说,自由市场的正常运作需要游戏规则,需要裁判来监督,并强制执行这些规则,否则,市场参与者们就会自己毁掉这个市场,正如一句广为人知的 格言所说:"如果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机制上尚存缺陷的话,那么资本主义的问题就是资本家(的贪得无厌)。" 

在华尔街发展中的一些关键历史阶段,规则和裁判恰恰是它最缺乏的——早期的华尔街市场如此之小,小到维持游戏的公平只需要舆论的监督,就像左邻右舍玩扑克游戏时一样。但是,美国的南北战争使得华尔街突然成为地球上第二大证券市场,每天有成千上万 的资金在交易,原先陈旧的。非正式的交易和监管体系迅速崩溃,但一时还没有新的体系取而代之。在这个阶段,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联邦政府应该在市场监管方面 有所作为,而当时的纽约州政府和市政府都深陷在腐败的泥潭当中,大部分官员都很容易被金钱买通。

在一段时间里,那些只关心下一次获取暴利机会的投机商可以为所欲为。当然,根据人的本性,这也是很自然的。但随后,经纪人队伍开始主导市场,因为他们的利益有赖于市场长期的稳定,所以他们严格执行规则,压制了投机者的猖獗活动,从而使华尔街逐步成 为一个长期健康运行的资本市场。

从结果看,没有人能找到比华尔街更好的活生生的例子,来证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华尔街的经纪人只是在一个稳定。公正的证券市场中寻求他们自己的利益,但他们在这样做的同时,客观上为美国经济的工业化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融资渠道,而 美国也很快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经济体。在这一过程中,华尔街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获益更多的是美国——它作为一个国家获得了空前的繁荣, 并使得美国世纪成为可能。

在这个美国世纪中,经纪人的利益和投资者(请注意不要与投机者相混淆)的利益又渐渐开始发生冲 突,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正如投机者在75年前抵制经纪人推动的改革一样,这一次,经纪人起初也抵制这些改革,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次改革是依 靠政府的推动才获得成功的。几乎在同一时期,华尔街,在其一如既往地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又将证券投资引入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从而再一次彻底改变了美国 经济的面貌,并使得干家万户走向富足。

华尔街一向不属于美国的"主街",但是,计算机这样一项新技术的出现,使一切都不一样了,它给经济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不亚于早年的蒸汽机。

所以,我下面要讲的是一个金融帝国。一个新的世界强权崛起的故事。正如2500年以前的罗马帝 国一样,华尔街刚出世时非常弱小,微不足道,完全不为世界列强所注意,但是地理条件,政治格局,技术进步,还有纯粹的运气因素——运气往往是所有伟大事物 必不可少的标志——都促使其成长,使其超越了它的左邻右舍,成功地——当然也常常是痛苦地——应对其内部的冲突,最终成为一个强权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并使 得所有其他的世界强权无法藐视它的存在,否则只会给它们自己带来危险。

同样,和罗马的故事一样,华尔街的故事也是一段值得向人们讲述的传奇。因为,正如罗马人一样,在华尔街这个伟大的博弈场中的博弈者,过去是,现在还是,既伟大又渺小,既高贵又卑贱,既聪慧又愚蠢,既自私又慷慨——他们都是,也永远是普通人。


前言:华尔街大事年表

在这300多年历史中涌现了很多名垂青史的人物,他们中有高尚的理想主义者,聪明绝顶的生意人,也有疯狂贪婪的骗子。我觉得其中3个人需要单独列出,他们是华尔街历史上最高大的3个人物,也代表了华尔街发展的3个时代。他们是华尔街的缔造者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19世纪最老练的投资者实业家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nderbilt)、将华尔街乃至整个美国金融体系推向规范化和现代化的J. P. 摩根(J. P. Morgan)。
和美国其他开国元勋一样,汉密尔顿是一位高尚的理想主义者。同时他也是一个在那经济学刚刚诞生的时代不可多得的经济和金融专家。他将当时相当先进的金融理念和制度带给了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但是作为一个缔造者,他从未想过利用自己的地位谋一分钱私利。范德比尔特是强壮的水手出身的航海家和铁路实业家,他对华尔街本无兴趣,但自从他被迫卷入这一场大游戏之后,他高超的技法和惊人的老练将华尔街的大小投机者杀的尸横遍野,他无疑是华尔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强玩家,他取得了“之于金融,正如莎士比亚之于诗歌、米开朗基罗之于绘画”这样的地位。J.P.摩根从小天赋异禀,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然而他并非为了赚取无穷无尽的财富而生,他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他的推动下,华尔街走向了规范化和现代化,给美国带来了20世纪的繁荣。作为天下无双的摩根银行创始人,他去世时的个人财产只有6000万美元。

华尔街的历史就是繁荣与萧条的周期的历史。市场繁荣的时候,人们争先恐后,丧失理智,当疯狂达到顶峰,只要有人率先唱空,市场便会一落千丈,一跌到底。1837年,1857年,1873年,1893年,1929年,1969年,这个周期少则20年,多则40年,人的非理性从来没有改变过。同时在这一次次的灾难中,华尔街脱胎换骨,终于蜕变成了世界金融中心。
从诞生到今日,在这里混迹的人们并无太大不同,他们贪婪、疯狂、唯利是图,本书中不止一次的出现这句话:“x年x月x日,交易大厅成了疯人院。”不断进步的是制度和监管,让金融业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也让全世界都看到了金融的巨大力量。而这一切疯狂历史中最具代表性和戏剧性的无疑是范德比尔特和德鲁之间的伊利铁路大战。
这一时期美国政府腐败的如此彻底,所有的政府官员、议员、法官和各种法案都是投机商人的工具,这是当时的政治报酬体制造成的。在证券法规严重缺失时,投机商无一不环氧和控制忠于自己的法官,事实上股市投机者的搏斗很大程度上编程了腐败的立法管院竞相订立和随意篡改股市规则的游戏。股战的结果更多取决于立法官员侵害公权的无耻程度和技巧高下。本书在描绘这一段故事的时候语言的生动和幽默也达到了顶峰。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历史中,华尔街自律性的建立了很多现代制度,因为其中的玩家们明白他们有超越各自利益的共同利益,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同时在这本书里,我也第一次真正从本源上理解了许多耳熟能详的金融词汇的由来和含义:卖空、逼空、对敲、蓝筹股、庞氏骗局、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除良币)、套期保值、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开放式/封闭式基金、杠杆收购……


下面是我按照本书的脉络整理的一个华尔街历史的大人物、大事件表:

1653年-1789年

  • 人类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郁金香泡沫”。

  • 荷兰人建立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其商业气质和商业文化传承至今,是为华尔街精神。

  • 弗雷德里克·菲利普斯(Frederick Philipse)的贝壳珍珠串投机。

  • 唐提式保险:参股者公用一笔资金,每个参股者死后别人即可分得他的份额。直到只剩一个参股者或某个时间之后剩下的人获得全部所剩金额。是寿险和赌博的混合物。

  •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扶持鼓励商业活动,强调政府在建立金融体系和维护经济秩序中的积极作用。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则憎恶投机,主张让投机者自生自灭,自食其果。两人的理念极其后继者的斗争绵延了其后数百年的北美金融史。

  • 汉密尔顿做的三件事:寻求建立完善的联邦税收体系;以政府信用为担保发行新债券以偿还独立战争的旧债;建立了中央银行那个—第一合众国银行,以及纽约银行。

1789年-1807年

  • 第一只大盘蓝筹股–第一合众国银行。

  • 证券经纪人的诞生;防止场外交易而签订的《梧桐树协议》,建立纽约股票交易委员会。

  • 威廉·杜尔(William Duer)—第一个大投机家,利用公职得到的内幕消息投机。

  • 杜尔引起的美国第一次金融恐慌,汉密尔顿领导财政部通过购进大量联邦证券第一次救市。

  • 亚伦·伯尔(Aaron Burr)以建立纽约供水系统为幌子开设了大通曼哈顿银行。

  • 有限责任制度的奠定和各州普通公司法的通过。

1807年-1837年

  • 伊利运河贯通,使美国西部物产得意便宜运输到纽约,造就美国经济大繁荣,对运河股票的追捧启动了华尔街第一次大牛市

  • 雅各布·利特尔(Jacob Little)—不依靠内幕消息或骗取他人钱财的新一代投机者。

  • 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总统厌恶欠债和中央银行,他偿清国债而刺激债券价格飙升。他再通过《铸币流通令》(Specie Circulr),规定购买土地必须用金币或银币支付。铸币需求激增导致银行面临大量银行券持有者兑换金银铸币,银行因此被迫收回和减少贷款,经济因此刹车。杰克逊最终关闭了尼古拉斯·比德尔(Nicholas Biddle)的第二合众国银行。

  • 杰克逊的政策和1835年纽约大火终结了大牛市,导致了1837年萧条。

1837年-1857年

  • 铁路出现,彻底改变了交通运输形势,使得各种生产规模化工业化。同时修建铁路的巨大融资需求也促进了华尔街的再一次繁荣。

  • 电报出现,彻底改变了信息传递方式,报价传递时间锐减,华尔街对其他地区证券市场影响力大增,确立美国金融中心地位

  • 丹尼尔·德鲁(Daniel Drew)从贩卖牲畜起家,成为这一时代的投机家代表。

  • 淘金热带来的大量黄金支撑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华尔街的繁荣。随着黄金产量趋于平稳和欧洲需求减退,沉醉于纸面富贵的美国经济收到重挫,好望角160万美元黄金沉没雪上加霜,爆发了1857年危机。

1857年-1867年

  • 南北战争爆发。战争筹款主要通过税收、印钞、国债。北方政府发行了大量不能兑换黄金的绿背纸钞(Greenback)。华尔街为北方政府提供了大量融资,帮助北方取得胜利,同时在战争带来的巨大需求和巨额国债催剩下走向繁荣的牛市。

  • 杰·库克(Jay Cooke)帮助北方政府向公众发行了大量战争国债,这一既能融到大量资金又防止通胀的措施和南方只能印钞的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公众第一次大范围参与证券市场,纽约成为仅次于伦敦的全球第二大证券交易市场。

  • 繁荣下的华尔街经纪人忙的没时间吃午饭,促使快餐诞生。

  • 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nderbilt)水手起家,成为大航海家后并没有裹足不前,年届七旬的他发现了铁路这一新生事物的价值。他涉足铁路事业,依靠无与伦比的财力和超人的智慧,从未涉足华尔街的范德比尔特在华尔街最大的股票围歼战中傲视群雄,确立了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在这场战役的决胜回合,当被问到下一步他会怎么做时,范德比尔特怒吼道:“让股价升到1000美元。”

1867-1869年

  • 为了稳固的经营铁路,掌控着纽约中央铁路的范德比尔特决定攻击玩弄伊利铁路股票而无商业信义的丹尼尔·德鲁集团,包括杰·古尔德(Jay Gould)和詹姆斯·菲斯科(James Fisk)。

  • 范德比尔特大量购买伊利股票,同时指使他控制的法官发布法令不得增加伊利股票总量。德鲁则无视禁令不断滥发新股来稀释范德比尔特的份额。狂怒的范德比尔特指使法官和警察逮捕德鲁等人。德鲁等人席卷了范德比尔特的700万美元后迅速逃窜。

  • 范德比尔特和德鲁最终平手和解。这时候德鲁的同盟古尔德和菲斯科悄悄的袭击德鲁,诱使德鲁吃进伊利股票而又通过大开支票威胁兑付而使银行被迫留存现金,自己再用这些支票作为抵押申请贷款,从而压缩资金供应。股价下跌,德鲁卖空伊利股票,这时候古尔德和菲斯科又放开资金大吃伊利股票,股价应声而涨,德鲁亏损130万美元后一蹶不振。

  • 这场大战后,华尔街自律性的出台了监管条例禁止董事会私自随意发行新股,确立了现有股东对新股的优先认购权,上市公司必须登记流通股总量记录,并随时接受检查,这些规定也适用于发放股息。

1869年-1873年

  • 这个时代的代表投机家古尔德和菲斯科胆大妄为到了新境界:尝试操纵黄金市场,以期从国际贸易商的套期保值卖空黄金的行为中获得暴利。为了防止联邦政府将国库的大量黄金投入市场,古尔德设法结识并蛊惑了格兰特总统。他们由此制造了1869年黄金恐慌。菲斯科则在1872年传奇般的因为感情问题而遭刺杀。黄金恐慌的根源是金币和绿背钞的双本位制引发的“劣币驱除良币”。在此之后美国逐步回归金本位。

  • 杰·库克铁路经营不善遭遇财务危机,在接下来的承销政府债券也进展缓慢,最后破产,由此引发了1873年大恐慌,华尔街第一次无限期休市。范德比尔特指出此次危机的原因是铁路过度扩张。

1873年-1884年

  • 市场崩溃促使欧洲投资者将证券低价抛售给美国人,美国人由此变相洗劫了欧洲人的财富。同时股市周期性崩溃也将繁荣时期积累的泡沫挤出了经济循环,使得经济体更加健康。

  • 19世纪最后20年,美国完成了工业化进程。

  • J.P.摩根登场。他代表的华尔街人为美国的工业化进程筹集了所需的巨额资金,他创立的摩根银行至今是全球主要金融机构之一。

  • 华尔街史上最有名的守财奴海蒂·格林(Hetty Green)。

  • 内战英雄、前总统尤利西斯·S·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被投机家斐迪南·沃德(Ferdinand Ward)骗光了财产,破产后被迫依靠写作回忆录赚钱,无意中造就了《格兰特回忆录》。

1884年-1901年

  • 美国回归金本位后,国会在银矿工人罢工压力下重新允许铸造银币,并规定了银币和金币的价格比。然而由于白银供应量激增而贬值,劣币再度驱除良币,黄金不断流出国库。

  • J.P.摩根在欧洲成功销售债券,并通过套利、从伦敦拆借英镑然后在纽约出售以支持美元等手段,将美国国库黄金储备稳稳的维持在1亿美元以上。摩根一手挽救了美国,华尔街地位进一步上升。

  • 《华尔街日报》创始人查尔斯·道(Charles Dow)和爱德华·琼斯(Edward Jones)创立了道·琼斯指数。

  • 华尔街自发推行了对上市公司强制实施公认会计准则,遏制了假账。注册会计师出现。

  • J.P.摩根和雅各布·谢弗(Jacob Schiff)之间爆发了华尔街最后一场铁路股票投机大战。摩根和谢弗竞相购买北太平洋铁路股票导致股价暴涨,此股的空头们被迫抛售其他股票来履行交割,由此引发其他股价暴跌。

1901年-1914年

  • 美国取代英国,华尔街和伦敦分庭抗礼,同时一体化。

  • J.P.摩根出面组织辛迪加以4.8亿美元并购了安德鲁·卡耐基的钢铁公司,新成立的合众国钢铁公司资本额达14亿美元,创历史之最。

  • F·奥古斯塔·海因兹(F. Augustus Heinze)通过探矿知识和诡计夺取了华尔街大佬在西部小镇比尤特的铜矿,随后来到华尔街。在这里却被老对手打的一败涂地。他试图逼空的股票价格一落千丈,引发多家银行连环挤兑,金融恐慌再度蔓延。

  • 摩根再度出马扮演中央银行角色,调集各方资金,包括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的,来解决货币供给问题,最终通过动用清算中心存款增加了8400万美元供给解决了挤兑恐慌。

  • 这一事件促成了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

1914年-1920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战爆发之初全球股市暴跌,伦敦交易所暂停交易,全世界的卖单都集中到了纽约,华尔街别无选择,历史上第二次闭市。

  • 随后战争创造的巨大军需和农产品需求大大刺激了美国经济,华尔街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牛市。

  • 德国意欲以2倍于市价收购美国军火命脉伯利恒钢铁公司,英国破译密电后迅速提出同样价格,该公司总裁查尔斯·施瓦布(Charles Schwab)毫不犹豫选择了英国。

  • 摩根银行为协约国筹措了大笔款项,也使得美国从世界上最大债务国变成最大债权国。

  • 1920年华尔街发生爆炸事件,40多人死亡,130多人受伤。

1920年-1929年

  • 艾伦·A·赖恩(Allan A. Ryan)控制了斯图兹汽车公司(Stutz Motor Car Company of America),并在对垒当权的纽交所空头时成功逼空股票。气急败坏的纽交所管委会宣布将此股票摘牌。在公众愤怒下,纽交所被迫屈服。后来纽交所对赖恩的其他股票展开袭击并最终使其破产。

  • 威廉·C·杜兰特(William C. Durant)创立了通用汽车公司,并使之壮大成为一代名企。然而当汽车股票下跌的时候,他却一厢情愿的试图一个人托市,并通过保证金形式放大购买力,最后在股价继续下跌后深陷其中。摩根银行和杜邦公司处于自身持有的通用股份利益出手相救,但杜兰特失去了全部通用股票。此后靠经营一个保龄球馆为生。

  • 亨利·福特带来的汽车时代,财政部长梅隆的低所得税政策,以及电力的运用和信用支付手段的诞生使得美国1920年代空前繁荣。而同期华尔街的涨幅甚至远远高于经济,在不断飙升的股市中,所有人忘记了什么叫风险,走上了不归路。

  • 美联储主席本杰明·斯特朗(Benjamin Strong)依靠低贴现率(美联储基础利率)来吸引投资,欧洲黄金涌入。后来他意识到投机活动已经过多时,却突然去世。群龙无首的美联储无所作为,维持低贴现率直至股市崩溃。

1929年-1938年

  • 1929年秋天,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股灾。10月29日道·琼斯指数单日下跌22%。到1932年底,道琼斯指数较1929年最高点下跌了89%。随即美国经济也进入了大萧条。

  • 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D·Roosevelt)上台施行新政:废除金本位;颁布《银行紧急救助法令》(Emergency Banking Relief Act),赋予总统控制信用、货币、黄金的广泛权力;颁布《联邦证券法》(Federal Securities Act),要求新股发行注册并披露特定信息;颁布《1933年银行法》(Banking Act of 1933),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5万美元一下存款保险,以避免公众挤兑,同时严格限制金融机构不得同时从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摩根银行被一拆为二。

  • 投机家出身的约瑟夫·P·肯尼迪(Joseph P Kennedy)成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他在华尔街推行了金融新政,通过非凡的改革艺术使华尔街步入正轨。

  • 理查德·惠特尼(Richard Whitney)作为纽交所总裁站在了肯尼迪的对立面。他穷奢极欲和理财低能促使他走上破产和犯罪的道路。他的覆灭使得华尔街的运作方式彻底更改,开始真正为公众投资者服务。

1938年-1968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结束了大萧条。美国经济再次蒸蒸日上,战后被压抑的民用需求再度爆发,催生战后经济大繁荣。

  • 查尔斯·E·美里尔(Charles E. Merrill)建立美林证券公司(Merril Lynch and Company),将连锁经营模式开创性的引入经纪业务中,他严格培训了具有金融知识和诚信意识的新一代经纪人,这些人将股票第一次带入美国中产阶级家庭。

  • 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开创了现代证券分析业,提出了运营资本和现金流等概念,他使得“投资”这个概念在华尔街出现并逐步取代“投机”而成为主流。引用书中的话,“格雷厄姆的投资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是耐心—这是有一种在华尔街极为少见的美德,在华尔街上,往往本季度末似乎就是时间的尽头了。”

  • 1954年华尔街迎来新一轮10年大牛市。一大批包括养老金、共同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出现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新的股票自动报价机和数字计算机投入使用。

1962年-1963年,商品投机商安东尼·D·安吉利斯(Anthony De Angelis)组织了一场囤积色拉油活动。虽以失败告终,但华尔街两家大经纪公司陷入困境而被清盘,公众随即对他们的证券安全但偶,开始证券挤兑。肯尼迪遇刺使事态雪上加霜。华尔街经纪公司团结起来自救,交易所出面承担了这两家经纪公司的破产责任。1964年纽交所第一次建立了风险基金。

1968年-1987年

  • 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巨大的交易量使得后台压力激增。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改善了这一情况,华尔街进入电子显示屏时代。

  • 对资本金的更高要求使得一些华尔街的证券公司放弃合伙人制转而对公众出售股份,美林证券成为第一家上市的交易所会员公司。

  •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通胀、越战、石油危机等等使得美国社会动荡,华尔街股市也陷入低迷

  • 随着机构投资者力量不断壮大,1975年纽交所放弃了经纪人的固定佣金制。

  • 《证券法修正法案》要求全国证券交易所和三板市场连接形成统一市场,纽交所占据了主导地位。后来新兴的纳斯达克渐渐对纽交所形成了挑战。

  • 石油大亨亨特兄弟进行了一场白银囤积活动。这是以在60年代面对白银供不应求,美国放弃了银本位为前提的。银价高企之后,数以万计的美国家庭将陈年银器出售。唯一的买家亨特兄弟最终撑不住,银价暴跌,囤积失败,亨特兄弟损失10亿美元。股市也随之暴跌,但各大银行和美联储及时救市。

1987年-1999年

  • 卡特时期通胀严重,里根继任总统后,支持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大幅提高贴现率从而提高其他利率而将经济狠狠刹车。在通胀压力减退后,美联储再行低贴现率,经济和股市蓬勃发展。

  • 这一轮上涨持续到了1987年股市危机,联邦政府和以亚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为首的美联储坚决介入,通过开闸放水成功救市。

  • 伊凡·博斯基(Ivan Boesky)靠风险套利赚钱,他依靠内幕消息而投资将要被并购的公司的股票。用钞票交换内幕消息的行为使他最终入狱。

  • 迈克尔·密尔肯(Michael Milken)则拥有非凡的分析能力,其特长是从垃圾债券中寻找具有价值的投资。其用垃圾债券为杠杆收购提供融资的行为至今仍处于争议中。他受博斯基牵连而入狱。

1990年代

  • 华尔街股市一日千里。

  • 互联网进入金融领域并带来巨大影响。

本书讲述的历史止于1999年,作者坦言“里根时代还未结束”。而在此之后华尔街在2007-2008年再次经历了某种意义上史无前例的危机。按照索罗斯的观点,这次危机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本书并没有包括这一段历史,但是在结语中作者预言了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资本如若缺乏应有的国际监管,终将酿成重大危机。这一观点和索罗斯一致。


读点: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

第一章“人性堕落的大阴沟”(1653年~1789年)
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纽约,发源于北美殖民地一个小小的贸易前站,但依靠其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在当地荷兰裔移民的商业精神的催化下,它逐步成长为一个繁荣 的都市。(期乐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ID:qlhclub)华尔街也正是从这里起步,走向世界舞台。然而在美国开国元勋杰斐逊的眼里,纽约却一直是“人性堕落的大阴沟”……
第二章“区分好人与恶棍的界线”(1789年~1807年)
资本市场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充满了争议。来到市场的人物形形色色,有普通的投资者,也有恶意操纵市场的庄家。和此后数百年中的无数政府精英一样,汉密尔顿绞尽脑汁,试图寻找到一条“区分好人与恶棍的界线”……
第三章“舔食全美国商业和金融蛋糕上奶油的舌头”(1807年~1837年)
19世纪早期,伊利运河修建成功,这条连接美国东西部的物流和交通枢纽使得纽约一举成为美国的经济中心,而美国的其他地区则备感威胁,对纽约敌意顿生,它们把纽约称为“舔食全美国商业和金融蛋糕上奶油的舌头”……
第四章“除了再来一场大崩溃,这一切还能以什么收场呢?”(1837年~1857年)
铁路的出现,带来了美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也极大地提升了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影响力;电报的产生则迅速确立了华尔街作为美国资本市场中心的地位;而1848年 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带来了美国经济和华尔街新一轮的快速增长,人们过着销金蚀银的挥霍生活。然而到了1857年,各种衰退的迹象开始显现,“除了再来一 场大崩溃,这一切还能以什么收场呢?”……
第五章“浮华世界不再是个梦想”(1857年~1867年)
南北战争在给美国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战争融资的巨大需求,并因此推动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使之一跃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在随之而来的无比繁荣的牛市中,“浮华世界不再是个梦想”……
第六章“谁能责备他们—他们只是做了他们爱做的事而已”(1867年~1869年)
围绕伊利铁路的股权争夺战充满了硝烟和血腥,股市操纵者们肆意囤积股票,立法官员们则与他们狼狈为奸,而当时社会屡见不鲜的政府腐败和证券法规的严重缺失,使这一切仿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谁能责备他们—他们只是做了他们爱做的事而已”……
第七章 “面对他们的对手,多头们得意洋洋”(1869年~1873年)
1869年9月,美国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黄金操纵案。多头投机家古尔德和菲斯科精心组织了一个黄金囤积计划,他们一度控制了数倍于纽约黄金市场供给量的黄金合同,于是,黄金价格扶摇直上,“面对他们的对手,多头们得意洋洋”……
第八章“你需要做的就是低买高卖”(1873年~1884年)
华尔街的历史舞台上,先后登场了无数形形色色的人物,各自演绎了多姿多彩的人生。他们中有的人开创了华尔街的新时代,唤回了华尔街久已缺失的诚信和社会责 任感,这些人中的杰出代表是摩根;有的人却以吝啬和爱财如命而留名青史,如海蒂·格林,但是,这样一位彻头彻尾的守财奴却同时是一位出色的投资家,她说: “你需要做的就是低买高卖”……
第九章“您有什么建议?”(1884年~1901年)
在美国历史上,1895年发生了一个特别的事件,黄金从国库大量外流,使得国库中黄金的数量不到法定黄金储备量的一半。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克利夫兰,作为 当时已经是世界强国之一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不得不向摩根——华尔街的领袖——屈尊求援。他向摩根问道:“您有什么建议?”……
第十章“为什么您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呢,摩根先生?”(1901年~1914年)
20世纪初期,极度繁荣的美国经济被一次由铜矿股票投机案引发的股市危机带入了深渊,股市的危机同时也引发了银行的破产,华尔街岌岌可危。华尔街的巨头们 齐聚在摩根的书房里,一筹莫展。摩根的助手向摩根问道:“为什么您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呢,摩根先生?”……
第十一章“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吗?”(1914年~1920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美国和华尔街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到1918年战争结束的时候,美国超越了欧洲强国,而纽约则超越了伦敦。刚 刚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华尔街遭受了一次巨大爆炸的冲击,惊魂未定的来访者战战兢兢地问华尔街人:“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吗?”……
第十二章“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1920年~1929年)
进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虽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但是就其制度和运行方式而言,却和1817年它刚刚建立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差别。从本质上讲,它仍然是一个私人俱乐部,其宗旨仍然是在为交易所的会员谋取利益,而不是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 么”……
第十三章“不,他不可能那么干!”(1929年~1938年)
1929年,美国股市发生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次崩盘。这次股灾及随后而来的大萧条迫使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并开始了对华尔街的实质性改革。同时,纽 约证券交易所这个已经存在了近200年的私人俱乐部也遭遇了它最为尴尬的历史时刻,惠特尼—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总裁,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因盗用他人款项 等丑行而锒铛入狱,就连与他相识多年的罗斯福总统都不敢相信,他惊呼:“不,他不可能那么干!”……
第十四章“华尔街也是……主街”(1938年~196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随后的经济繁荣巩固了华尔街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美里尔开创的美林帝国使得股票深入到千家万户,而证券分析手段使得理性投资成为可 能,这一切都为华尔街最终的起飞奠定了基础。华尔街一向被认为是美国主体经济—主街的附属品,然而,随着华尔街在美国经济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 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华尔街也是……主街”……
第十五章“是为贪婪说句好话的时候了”(1968年~1987年)
在20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通货膨胀、越南战争、石油危机以及伴随而来的股市持续低迷,使得人们对于华尔街的前景再一次感到迷茫。这时,一位华 尔街作家写道:“如果说贪婪和恐惧是华尔街上仅有的两种心态的话,我想现在,是为贪婪说句好话的时候了”……
第十六章“这种趋势会不会继续下去呢?”(1987年~1999年)
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华尔街,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人类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实现了全球化,并使得世界金融市场实现了一体化。90年代的股市更是一路高歌猛 进。在资本市场的催生和推动下,微软、英特尔、谷歌、苹果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引领美国新经济增长的引擎。在世纪之交的前夕,道琼斯指数首次 突破了1万点。人们不禁要问,“这种趋势会不会继续下去呢?”……

每日精彩,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期乐会微信公众平台。

感谢作者辛苦创作,部分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

纠错、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邮箱:287472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