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来自山东栖霞,是一个果农的孩子,生于80年代初。后来逐步学习了金融,了解了期货,并从事期货行业10年多。现在想想,从记事和懂事开始,对苹果就有所了解,可以说,苹果养育了我。现在郑商所推出苹果期货,从与苹果的缘分和感情的角度来说,我想也许没有多少人比我更合适写这样一篇介绍苹果和苹果期货的文章。


来源:中信期货


现在的山东栖霞,因为苹果,被称为“果都”和“中国苹果第一市”。本文所介绍的,大部分所见所想所说,都是以栖霞为例。栖霞苹果的成规模种植,大约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1987年开始上小学,有印象和记忆)。现在想来,起于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也是有其原因的,除了栖霞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等特点符合苹果生长和种植要求外,主要原因是80年代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刚稳定推行不久,在当时栖霞农业为主的情况下,单靠粮食,难以满足农民增收的需求,苹果作为一种适宜经济作物,很好的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可靠的来源。拿经济学的话说,苹果恰到好处的出现在栖霞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所需要的时间节点上,又恰到好处的在栖霞的一方水土上能够生长,所以就在栖霞蓬勃发展起来了。早期的苹果种植,以“国光”为主,还有“青香蕉”“红香蕉”“金元帅”“乔纳金”等一些个品种,早期苹果也不是大量种植,而是水地(较好的地)种粮食为主,旱地和坡地种植苹果。进入90年代初,人们发现苹果还是能带来较高收益的,于是大规模的苹果种植逐步开始,也是在这个时候,红富士作为一个当时较新的苹果品种,逐渐被栖霞当地所认可。


1

苹果的成长历程


苹果的成长,特别是年度的管理,基本上就是栖霞大部分果农一年的工作。


1、幼苗期


相信大家都知道“桃三杏四梨五年”这句谚语,说的是这几个品种的水果,从幼苗种下到开始结果所需要的年数。苹果一般需要三到四年,第四年即可以见到一定产量,当然地质好,土壤透气性好,施肥和水分充足的话,甚至还可以提前一年。

图1:苹果种植后一年后


2、成熟期管理


苹果栽种之后的第五到六年开始(约数,没有具体限定),进入成熟期也叫盛果期,视管理水平,盛果期一般可以维持十二年左右(苹果具体品种不一,这一年限也不一)。按照时间节点,苹果生产端(果农)大约可以分作以下几个环节:修剪、开花与授粉、梳果、套袋、田间管理、摘袋、上色后摘果、分级分拣、果农销售、苹果储存和再度销售等。


修剪:一般是农历12月到来年1月,修剪主要是把老枝、产量不大的或者性价比不高的枝条、腐烂的和死去的枝条以及目测将来可能阻挡光线或者阻挡其他树木生长的枝条用专用剪子剪去。从经验看,新发枝条长出质量高的苹果的概率更大。


开花与授粉:苹果开花一般在阳历四月间视天气的温度和湿度情况,开花时间有个约半个月左右的早晚差异,开花时间特别害怕倒春寒,这时的倒春寒如果温度较低,会直接导致花开不了或者花蕾生长不好,进而影响苹果生长。


图2:苹果开花


苹果是需要授粉的。苹果的授粉分为人工和蜜蜂授粉两种,二者的优缺点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相对蜜蜂授粉,人工授粉费时费力;但其更有选择性,蜜蜂授粉则没有选择性,全部授掉。


疏果:采用蜜蜂授粉的,因为无选择性的授(见一朵花即授),所以,在同一个枝头,会结出好几个苹果来。


图3:蜜蜂授粉之后果树上密密的苹果


这时,需要把多余的苹果给摘掉,只保留长的最好的一个。


套袋:一般在苹果长到山楂大小或者更大一点点的时候,开始套袋。时间点是在阳历五月底到六月的样子,时间持续一个多月。


图4:套袋中


田间管理:苹果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整地–给每棵果树弄一个自己的地盘;除草;浇水;打农药;施肥。在套袋流行以前,给果树打农药是特别辛苦的一个差事,打药种类多,次数多还费事费力。这个神奇的能防水防病虫害的袋子大规模流行之后(2000年之后吧),苹果在套袋之后基本上就很少打药了,偶尔打打也是追肥或者防止叶子过多掉落的时候居多。

图6:施肥


摘袋:在阳历10月前后,基本上就进入了摘袋时间,被袋子保护的苹果刚摘下袋子来的时候是青色的,也有点偏黄白色。种苹果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关于摘袋产生了两大发明:一个叫苹果垫,一个叫反光膜。苹果垫是一种软的泡沫塑料,一面有胶,用于垫在苹果和树枝可能碰到的地方,防止风吹动苹果碰到树枝上,把苹果碰伤。反光膜则是铺在地上的,把太阳光反射到空中,让苹果能够尽量多的受到太阳光晒,上色更充分。


图7:刚刚摘袋后的苹果


上色后摘果:摘袋后苹果受到阳光照射,大约15天之后,会比较均匀的上色,即变成我们日常看到的红色苹果。摘果又是一个需要细心的活。要把苹果一个一个的小心的从树上摘下,摘下的时候苹果的尾巴(苹果跟树枝连接的部分)给剪短,以防苹果堆砌的时候扎伤上面的苹果。


分级分拣和果农初步销售:初步的分级分拣主要是果农自己把采摘好的苹果按照大小、色泽(主要指红色覆盖的程度)、有无斑点和锈斑,对苹果进行初步分级。


然后到销售市场上(一般是镇所在地或者当地自发形成的收购苹果的简易棚的集中区)进行销售。销售时,果农是没有定价权的,只有选择自己的货品卖或者不卖的权利。一般而言,收购价格越高,同等级的苹果被挑选的也就越严格。


苹果入库再度销售:近年来,当年(春节前)没有卖掉的苹果,果农会选择放入冷库,支付保管费后再度销售。冷库一般以桶为单位存放苹果(一桶约800斤左右,不同冷库应该会有不同差异)。因再次销售的的时间不一,仓储费的收取一般是一次性收取,与储藏时间无关,价格约为0.26元每斤。


2

苹果相关问题


1、苹果产量与质量


苹果产量和质量在同一地区(同一个县或县级市)差异很大,决定苹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的肥沃程度和透气性,土地越肥沃,透气性越好,苹果产量和质量就容易越高;二是水肥条件,水主要是指天旱时能否及时浇水,以及浇水的方式是大水漫灌还是滴灌和喷灌,施肥的数量化肥的档次和质量等;三是具体的红富士品种,一般来说新近开发的要比10年前开发的品种相对要好;四是树龄,大多数苹果开始种植的6-15年出产的苹果质量(盛果期)与树龄15年以上的果树相比,会相对较高;五是当年的气象条件,不出现极端干旱、炎热、寒冷(倒春寒和早霜冻)、冰雹等恶劣天气。


2、苹果大小年


从生物学中我们知道,苹果一般是有大小年的。这对于一般农户来说,确实或多或少的存在大小年的现象。但对于一个地区来说,这种现象则被同化(此地大年,彼地小年),因此,苹果的产量还是跟种植面积有最直接的关系,大小年对一个地区而言,是没有的。


3、苹果的口感与保质期


苹果在刚刚上市的时候,口感是一般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会逐步进一步成熟,糖分也随之增加,这时苹果会更加好吃—这种好吃程度会有一个上限,一般为苹果采摘后的四个月左右,时间再延迟,从外观上开与刚摘的苹果差别不大,但其甜度和口感则逐步下降。最佳食用时间是苹果刚摘下来一个月到三个月左右。苹果的保质期在冬天时不透气放置大约至少可以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3

苹果期货与苹果现货的可能认识误区


1、苹果期货与苹果现货的质量区别


根据郑州商品交易所发布的苹果期货交割质量标准,用于交割的期货需满足:国标GB/T 10651-2008的标准,且果径大小应大于80mm的红富士苹果。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苹果期货交割品是一级品(国标中的一级品及以上),但是在实际的农村市场交易中,一级品和二级品一般是一起收购的,也就是说,农村常见的交易市场的价格往往是一二级品混搭的价格,单独的一级品很少有专门收购。或许随着苹果期货的发展,带动现货收购端出现这种分级也说不定,但到目前为止,栖霞当地绝大多数还是一二级苹果混合收购的。换句话说,如果当地收购价是80mm以上的苹果4元钱一斤的话(当地开始收购往往要到阳历10月底,等到收购完成即进入交割,所对应的合约应该是下一年度的01合约),对应的不考虑资金盘面情况的期货理论价格至少是10000元/吨左右。换算一下:4元每斤,仅实物苹果就价值8000元每吨,还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4元每斤是一二级混合收购价格,单独的一级品要再贵出一些;二是人工费用和包装费用;三是运输和入库分拣、残次果筛选等费用。


2、苹果交割


如上所述,产地直接收购的苹果是不能直接入库交割的,因为收购时的苹果品级往往达不到交割品级要求,需要再度做分拣,而这个分拣往往费时费力(须对苹果一个一个进行检查)。


表1:郑州商品交易所苹果交割相关费用


3、苹果的供求


根据郑州商品交易所苹果期货上市时的相关介绍,苹果作为国内产消量最大的水果,其供需大致上来说是相对还算平衡的。这当中,价格调节和替代品调节在苹果供需平衡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价格调节比较好理解,一时需求不了很多的话,价格就低一些,在产区,最低时甚至可以低到给点钱就能卖的程度,因为下一个生产季节到来之前如果没有卖掉,那么这些苹果将不值钱了,产量低的时候,价格就相对高一些。也就是说,通过这种价格调节,苹果的供需往往就能“平衡”起来,但代价就是果农的收入特别是储存的苹果的收入,是跟需求的紧俏程度有相当大的关系的。


替代品调节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其他品种的水果如梨、柑桔、桃、西瓜、香蕉等等都在其不同上市季节和不同区域对苹果有较强的替代。第二层是人们的习惯。换句话说,人们的食用习惯和等级认知远远没有苹果的等级区分的这么清楚。


上述两种替代效应共同论证了一个结果:我们通常认为的苹果供需,是指宏观层面的供需,与苹果交割品即80mm以上一级品的供需是不一样的。由于替代效应的存在,一级品的实际供需很难客观的用数据来表示,其价格也只能通过与一二级苹果或者普通苹果之间的近似的价格关系来间接反映。


4、苹果的成本


栖霞当地的土地基本上采用集体分配的形式,分配给农户耕种,在2005年取消农业税和特产税(经济作物的专用税种)后,苹果的种植成本主要包括这么几种:农药化肥、浇水费用、套袋费用、使用农机具费用、雇佣人工费用和人工费用。正常气候条件下,盛果期一亩地苹果的费用约4000-5000元左右,这个投入是按照经验平均下来的,主要包含套袋的袋子费用、化肥、农药、农机用柴油、反光膜等的投入。而对于果农来说,因为他们不直接面对消费市场,又是一个个个体的“散户”,所以苹果销售价格完全不由他们决定。他们的收入(也可以理解为果农人工的年度价值)往往寄望于当年的苹果价格行情。并且因为苹果没有储存到下一个生产季之后销售的,所以无论当年的行情有多么不好,最终还是要进行销售的。


进而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苹果的生产成本与苹果销售价格是无关的。


4


苹果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所讲的发展趋势,是基于栖霞当地的一些实际情况所作出的趋势推断。


趋势一:苹果集体种植趋势。栖霞当地,特别是在农村,基本上是以中老年人种植苹果为主,1975年出生之后的年轻一代很少有在本村务农种植苹果的。那么,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这种散户种植的方式必然要改变,变成大规模的土地整平,集体耕种。集体耕种是平时以指导为主,农忙时节可以以雇佣劳动力的方式,来减少对当地劳动人口和劳动量的需求。


趋势二:与趋势一紧密相关的,是劳动人口有限,种植面积应该有一定减少,必然的选择就是苹果的高产化和优质化,也即优质苹果的比重会有所增加,老旧品种也会逐步淘汰,高产、抗旱、优质等品种将逐步替代现有品种。


趋势三:优质苹果的出现,也逐步的会让苹果与“绿色”、“有机”等名称挂钩,届时,定制和专供专销等也会慢慢出现,以村和以镇为单位的苹果销售也会趋于集中化。至于更远的如苹果示范园、苹果采摘游、苹果农家乐等现在江浙较为流行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应该也会崭露头角。



5

主要结论


1、苹果难以保存的特点决定了苹果当季生产当季销售,农户“散户”化也使得苹果销售价格基本与农户无关。


2、苹果产地的混购混销,与交易所的交割品级是有一定区别的,亦即当地销售价格不能完全反应期货理论价格。01合约的理论价格大致等于当地一二级销售价格(元每斤)*2000+2000。此外,从历年经验价格数据看,郑州商品交易所规定的替代品价格贴水2000元每吨基本符合收购时候的价格实际,即平均来看,80mm以上的优质果价格要比75-80mm的优质果贵1元每斤左右。


3、替代效应的存在使得苹果总体供需趋于平衡,而优质果供需情况则难以用数据表示。


4、随着苹果集中种植,苹果精品化程度也会提高,总体苹果价格会呈现上升趋势。5-6年后,栖霞苹果优质化完成后,保守估计,在当地,苹果收购的价格应该会由当前的4元每斤左右提升到6-8元每斤左右。


以上即是个人对苹果和苹果期货的一点认知,基本上是基于栖霞当地的情况,可能会有与其他地区不一样的地方,不当之处也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延伸阅读:

五十年不遇的天灾:损失有多大?苹果产业的前途在哪里?

想找死?那就尽情做多!——苹果期货第一空头(内有小电影)

每日精彩,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期乐会微信公众平台。

感谢作者辛苦创作,部分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

纠错、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邮箱:287472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