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股跌停潮再度来袭之时,“股灾”的一幕幕似乎重现眼前:股指跌回到了各类杠杆工具平仓的危险区,券商频频提示杠杆风险,监管层如临大敌,欲再度插手治理配资。
随着大盘重心下移,股指的下方,又将是“杠杆”的雷区。
或许你在想,去年9月份监管层曾清理配资和伞形信托,那么现在股市的杠杆比率应该很有限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除了大量的股权质押、资管计划并未得到清理,各种民间配资也开始死灰复燃,而险资去年年底的疯狂举牌涉及的资金杠杆,相比得到清理的配资则有过之而不及。
融资融券先告急,“最多撑两天!”
暂停熔断之后,1月11日沪指再度大跌5.33%,通过券商正规渠道融资的融资客们,已经开始不断收到来自证券公司的提示电话。
深圳一家中型券商两融业务负责人就在采访中称,“还没有强平的客户。但触及140%警戒线的客户有近百个。如果继续下跌,我们公司的客户最多就在支撑两天,两天后强平的客户将大规模暴露。”
据该券商所提供的压力测算数据显示,大盘在1月11日的基础上继续跌10%,该公司约6%的负债进入强平线(130%以下);如果跌20%,约13.4%的负债进入强平线;如果跌30%,约24.9%的负债进入强平线。
就像配资清理不会在最后一天一样,融资的抛压也不会在“强平时”才显现。
截至1月8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降到了约1.1万亿元,是该数据连续第六天环比下降,且下降幅度还在放大,在此之前的高点为2015年的12月24日,当天的融资余额1.21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日大跌中,跌停封单数量都比较低,有分析人士认为,大部分股票已经处在估值相对合理的区间,造成股票严重惜售。这些个股跌停位置的抛压,完全是由融资客抛售控制仓位所致。
伴随着融资余额下滑的,是两融标的股的惊人跌幅,比如荣之联累计跌幅达到43.45%,为两市截至12月23日以来跌幅最大的个股,而荣之联本身就是一只两融标的股。
股权质押又亮红灯
去年8月27日,上证指数创下“牛市”新低2850。就在当天,顾地科技宣布股权质押触及警戒线,公司开启停牌筹措资金。顾地科技也成为了首个因为触及股权质押警戒线而停牌的个股,开启了市场对“杠杆”可能酿造系统性风险的猜测。
如今,2016年的首例股权质押“逼停”案也在大跌后出现了。
1月11日,同洲电子(002052.SZ)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袁明质押给国元证券的股票接近警戒线,公司股票自1月12日起停牌。
据公告,袁明押融资股份所占比重高达96.53%。具体而言,袁明总共持有1.26亿股,其中直接持有1.23亿股、通过资管计划持有281.76万股,总计1.22亿股用于质押融资。
根据Wind数据,袁明质押价格约为13.8元,按照同洲电子昨日收盘价10.03元计算,股权质押的警戒线约为140%左右。
一般来说,券商提供的股权质押,警戒线在140%,平仓线在160%。年末市场的弱势,加上2016年的三轮千股下跌,前半年存续中的股权质押,触及警戒线将是大概率事件。如果千古跌停再度袭来,遭遇“警告”的公司将呈几何倍数增长。
举牌热后,险资成为杠杆新贵
2015年,至少有35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10大险企参与其中。到2015年底,举牌所涉标的共涉及市值超过了2500亿元。不过,在险资频频举牌引人侧目的时候,这之中的杠杆风险也值得探讨。
不可否认,在低利率和“财富积累+资产配置荒”的大环境下,险资加注A股被认为是一大明智的策略,但2015年的围猎狂欢之后,对于这些资金杠杆较高的险企而言,一旦股市下跌,平仓的风险也被业内担忧和诟病。
据了解,险资的杠杆,一方面来源于争相发行万能险投连保等高收益产品;而另一方面部分更为激进的融资型保险公司也通过券商收益互换、融资融券甚至投资机构等变相加杠杆方式寻求资金。
对于第二种更为直接的加杠杆方式,其方式在传统保险公司中几乎不会出现,也是随“宝万之争”才得以曝光,而“融资型”保险公司如何操作而并不被外界所知。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杠杆的防治可能层层叠叠,实际涉及的杠杆倍数难以知晓,且保险公司不会披露其杠杆倍数。
由于险资扫货资金份属举牌资金,即使触及平仓线,保险公司也不能在举牌之后的六个月内抛出股票。但须知“平仓”也是避免系统性风险的行为。触及平仓线却不能平仓,会留下什么隐患呢?
“经过上一轮杠杆资金引发的牛熊转换,市场对杠杆风险非常恐慌。大的保险公司都是稳健机构,不太存在杠杆目前,但下半年集中举牌的中小保险公司风格已经类似基金,加杠杆蛇吞象,当市场波动加大势必会造成股市心理上的恐慌。”一位基金经理就指出。
不过该经理也指出,元旦后开盘的下跌,就有上述恐慌因素的推动。市场大幅下跌情况下,个别保险公司确实会存在平仓风险,但相对而言,系统性风险不会存在。
去杠杆还没完
历史的发展总是惊人的相似,在市场大跌之余,监管部门控制杠杆的动作又开始增加了。
近日获悉,基金业协会资产管理业务专业委员会于2015年年底召开会议,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进行修改。据接近会议人士透露,在讨论中,监管层拟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管业务的杠杆率以及投资顾问模式实施进一步限制。
其中,在资管产品的杠杆率要求上,权益类资管、固收类资管和其他类资管的杠杆倍数将分别被压缩至1倍、3倍和2倍。而根据去年3月份实施的现行规定,权益类资管计划杠杆率须在5倍以内,而其他类杠杆率则被限定为最高10倍。杠杆倍数整整被压缩了5倍!
而相比去年7-8月份监管层曾草拟的一份草案版中提到“权益类杠杆最高不得超过3倍,此次规定更是进一步收紧。
此外,债券类资管在最高3倍杠杆的基础上还被套上了总杠杆约束,即债券资管的总资产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40%,这意味着该类产品两项杠杆累加上限将被限定在4.2倍以内。
最后,利用中间层、嵌套等方法变相扩大资管杠杆的方式或亦将被监管层所关注,这一决定,似乎是对去年年底的“险资举牌热”的“特殊照顾”。
每日精彩,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期乐会微信公众平台。
感谢作者辛苦创作,部分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
纠错、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邮箱:287472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