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61岁,刚过退休之年,炒股曾是主业。
笔者与W相熟30余年,聆听股训数十年。左手基本面、右手技术面,W以资深老股民自居。
再次见到W,在魔都一个燥热不堪的午后,过了饭点,W正就水吞服一粒药片:“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刚配的。”
一种抗抑郁的药,看到笔者询问的眼神,W摇头苦笑:“老了,经不住吓了,钱出去就没有了。”
金盆洗手,W第一次告之笔者要抽身A股市场。
这一轮下来,W并没有亏,只是怕了。在动辄20%的振幅间,犹如溺水一般,身心挣扎。
预感
W已经记不清自己入市的年份了。
“在徐家汇,排队买认购证,小赚了一票。”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推测W入市时间在1993年,当时距离A股市场创建刚刚过去3年。
22年的股龄,数载牛熊。看过科技股崩盘、见过恶庄倒台、领略过6124点高处不胜寒……经验让W在股海中数次有惊无险。
2015年5月25日,W再次嗅到了危险,这一天上证指数报收在4813.80点,事后来看,距离暴跌已仅有14个交易日。
“清仓?怎么会甘心哦。”W显然低估了所谓的调整,“先兑现一点,准备打新了。”
W从那天起,卖了一手的小票,剩下的都是被他称为防守板块的医药股。
欲望
5月28日,上证指数暴跌6.50%。
W说当天自己笑看指数重挫,有种运筹帷幄的感觉。
每一个股民都有一个成为股神的梦,如约而来的暴跌,让W承认自己轻飘了。
自负和欲望,让人迷失。
5月28日、29日试探性抄底,W说服自己的理由是打新配市值。
此后A股一路上扬,攻上5000点关口。
一时间,“改革牛”、“被利用的牛市”、“6124点近在眼前”等言论充斥网络。
“我是不信的,但每天不买心痒。”W翻出历史记录,几只医药股在那段时间买进卖出,仓位渐重。
救赎
6月15日,暴跌来的那么突然,谁又会想到这是暴风雨的前哨。
“一开始真没怕过!”仗着成本低,W坚信自己绝不会是最后一个裸泳者,“我又不玩杠杆!”
民间配资爆仓的消息传来,W不以为然。
不信改革牛的W,相信技术派口中的双肩顶。
只是,玩惯了高抛低吸,超短线的W没想到,这次下跌,没有一丝机会。
6月25日跳水更甚,6月26日跳空低开,救市呼声高企。
6月27日降准降息、证监会一周数据发声,市场依然危如累卵,个股动辄10%以上的振幅。
“很怕,真的。”心慌乃炒股大忌,失去盘感的W寻求另一种救赎——打新。
倾轧
7月4日、5日是个不平凡的周末,证监会54小时内连出王炸,祭出证金公司救市大招。
那些利好中,有压垮W的最后一根稻草。
7月4日晚间,沪深两市28只新股公告暂缓发行,打新款陆续退回。
“要不是为了打新,早就抛了。”W抱怨的,在笔者看来是找不到持股的理由。
“并没有亏损啊,账面很多浮盈呢。”笔者不解。
W说,那是一种被捶了心口的痛,懵掉一般。
心理防线击溃,W输了。
郁结
7月6日开始,无关行情,W只卖不买。
“反弹补仓?”W苦笑,“不敢下手啊!”
并没有一句来自家庭的谴责,W被挫伤的是资深股民的自尊。
以为看透却是彻底蒙蔽,这个市场没有如果。
——炒股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往往百发百中。
年逾花甲的弱者?终于郁结心头!
散了
7月下旬,笔者不时陪着W聊天,这一次也在交易时段。
“不高兴盯盘了,就这样吧。”
时至今日,账户中仅不过千余股。
“当消遣吧,真不炒股,人也废了吧。”
总要有点寄托,致病的毒也是治病的药。
来源:澎湃新闻
声明:
欢迎回到顶部扫描二维码关注期乐会微信公众平台。
感谢作者辛苦创作,部分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纠错、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邮箱:287472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