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昨天又是见证金融历史的一天!
周一早盘沪指开盘直接跌破3100点整数关口,一度下跌7%,除了农业股之外,几乎是全盘下跌的状态,两市个股下跌五千多家,跌停的个股接近千家,
正在交易中的美股指数期货、原油期货、加密货币等继续重挫。纳指期货一度跌超5%。
上周五,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正式跌入技术上的熊市。股民直呼“昨日是股民,今日是灾民”
来源:综合于人民网、央视新闻、中国基金报、每日经济新闻等
1
关税战打响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49%的关税,美国将对进口自英国、澳大利亚、巴西、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的商品均征收10%的关税,对以色列税率17%,对欧盟20%,对日本24%,对韩国25%,对印度26%,对泰国36%,对伊拉克39%,对越南46%,对柬埔寨征收49%的关税、其中对中国商品叠加税率更是高达54% ,达到历史新高点。

特朗普表示,美国将计算对美国构成极大威胁的国家的所有关税、非关税壁垒和其他形式的综合税率。关税将不是完全对等的,美国将向这些国家收取大约一半的费用。
其中,汽车、钢铝等商品25%的关税即时生效,对于汽车的25%关税将涵盖汽车发动机、变速器、锂离子车、轻型卡车、电池以及轮胎、减震器和火花塞电线等零部件,总价值将近6000亿美元。
一些商品将不受对等关税的约束,包括已受第232条关税约束的钢铁/铝制品和汽车汽车零部件;
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制品;未来可能受第232条关税约束的所有物品;黄金;美国无法获得的能源和其他某些矿产。
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商品可以豁免此次关税,但不在其列的将被征收25%关税。
2
多国回应及反制措施
面对美国的关税胁迫,多国政要发声反对并考虑反制措施,全球贸易摩擦或升级,特朗普关税政策将推升美国通胀,损害消费者信心,对美国经济带来下行压力。
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征收所谓“对等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世贸组织成员正当合法权益,严重破坏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秩序,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危害全球经贸秩序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4月4日宣布,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另外,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对等关税”措施;据商务部网站公告,我国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立案调查,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海关总署暂停美国C&D (USA) INC.企业高粱和American Proteins inc.等3家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海关总署暂停美国2家禽肉企业产品输华。
法国、德国、西班牙和比利时等成员国敦促欧盟委员会采取更强硬措施,提出应准备首次动用“反胁迫工具”针对美国服务业出口进行反击,相关国家表示只有通过打击美国高度依赖的服务领域,才能有效建立谈判筹码。
潜在的反制措施范围广泛,可能包括限制美国的科技服务、撤销知识产权保护或其商业利用权限、阻止对美直接投资,乃至限制美国银行、保险及其他金融服务集团在欧盟的市场准入。
而意大利、爱尔兰等则反对动用ACI,意大利总理焦尔吉娅·梅洛尼坚决反对“以关税回击关税”,警告贸易战升级损害经济,呼吁保持冷静进行坦诚的谈判。
加拿大总理卡尼3日宣布加方对美国关税政策的新反制举措,以及对受影响的企业和从业者的一系列最新支持措施。其中,加拿大将对进口自美国的不符合美加墨协定的全组装车辆征收25%关税。
英国政府3日宣布,将就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咨询程序,以回应美方近期对英国出口商品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乔纳森·雷诺兹当天在议会下院表示这是“我们必须采取的正式措施,并保留所有政策选项”。该项咨询将持续至5月1日。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表示,美国提出要对不同国家实施“对等关税”的新策略,是对WTO框架的完全否定;
虽然眼下美对新加坡征收10%的关税,直接影响有限,但如果其他国家效仿美国,后果将十分深远且严重;小国将面临被边缘化、被挤压、被甩在后头的风险。
韩国政府4月3日紧急召开会议,就美国最新宣布的全球对等关税政策商讨应对方案。代总统韩德洙指示相关部门立即采取行动,一方面寻求与美国展开谈判,另一方面制定紧急支持措施,以保护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免受冲击。
3
全球“黑色星期一”来了!
因美国关税政策冲击波影响持续扩大,全球金融市场巨震,迎来“黑色星期一”。
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全球股市巨震”更是登上热搜第1位。

美股市场:道琼斯指数暴跌11%,创下自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跌幅,纳斯达克指数更是跌入技术性熊市。
曾经风光无限的科技巨头们也未能幸免,苹果、特斯拉等公司市值蒸发超万亿,英伟达单日跌幅超5%,众多投资者的财富瞬间大幅缩水。
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3.4450%,为2022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A股方面:市场全天低开低走,三大指数集体重挫,沪指失守3100点,创业板指跌超12%,创史上最大单日跌幅。截至收盘,沪指跌7.34%,深成指跌9.66%,创业板指跌12.5%。

市场共106只个股上涨,25只个股涨停,5284只个股下跌,2902只个股跌停。

中国台湾地区股市全天暴跌9.7%,触发熔断,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安本投资基金经理黄心耀表示:“台湾指数以科技股为主,其科技公司与美国客户联系密切,因此面临双重风险——一方面是美国AI投资退潮,另一方面是第一和第二层级的关税冲击。”
尽管芯片暂未被列入加税清单,限制了台积电的直接风险,但在关税影响下价格上涨,可能抑制消费需求,从而间接减少对台积电制造芯片的订单。

日韩股市也崩了,4月7日,日韩股市开盘大跌,日经225指数盘中一度跌近3000点,跌幅接近9%,跌至2023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随后跌幅收窄;日本东证金融股指数跌逾12%。
在新加坡交易的日经225指数期货早盘大跌约10%。日经225指数和东证指数期货在触及跌停板后一度暂停交易。
日本首相石破茂称,将继续要求美国降低对日本的关税,但短期内可能不会取得效果。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支持国内企业融资,维持就业率。如有必要会毫不犹豫地再次与特朗普总统会面。
此外,韩国市场同样走低,韩国KOSPI指数开盘跌超4%。
在韩国综合股价指数200期货下跌5%之后,韩国证券交易所启动了韩国综合股价指数的辅助机制,程式交易暂停5分钟。

欧洲股市开盘之后也集体崩盘了。法国跌超6%,德国跌超7%,英国跌超5%,意大利跌近8%,西班牙跌超6%。

4
关税战对期货市场带来哪些冲击?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11640.6亿人民币,和日本、韩国规模相仿,占中国全年进口总额的6.33%。
2025年1-2月,中国自美国进口1905.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0%,关税隐忧叠加低基数,进口规模有所扩大。

表显示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金额及占比。
机械电子类占比首位,其中集成电路、发动机及零部件和半导体占比较大,在复杂制程芯片设计、半导体材料研发制造和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国产技术的自给率不断提高。
农副食品类占比第二,其中绝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豆二),国内饲料用粮需求稳定,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需求增加,另外美国高品质棉花占中国进口量的一定比例,在服装等产业中有需求。
能源类产品占比第三,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产品是中国能源进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丙烷、丁烷大部分是天然气经分离除杂后的产品,纯度高,杂质少,非常适于烯烃装置,能满足中国相关产业对原料高品质的要求,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纤维等众多领域。
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
1、金属期货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关税幅度远超市场预期,其中对铜暂时豁免,主要考虑到232调查之后承诺未来会加征关税,若按现有的对等关税进行测算,税率预期可能继续上调。
铝则是因为前期已经加征过关税,所以本次对等关税中不涉及。对等关税落地之后,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超预期的对等关税税率以及后续进一步向上抬升的可能叠加各国潜在的反制措施使得全球经济前景转向动荡,衰退风险上升的担忧蔓延下全球风险资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挫。
铜市场也不例外,节中下挫幅度接近9%,完全收回今年以来的全部涨幅。
此前贵金属价格受避险情绪带动而大幅上涨,金价续创新高,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预期转为现实后有所回落,海外股市大幅下跌、部分资产出现恐慌性抛售引发的短期流动性冲击也令贵金属价格有所承压
如果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中国的钢材出口可能会受阻,尤其是对美国市场的直接出口量虽然不算太大,但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不容小觑。
出口受限,国内钢材供应可能会增加,热卷、螺纹钢这些期货品种的价格就容易往下走。
2、能源期货
我国能源化工商品最为显著的特点为上游偏进口、下游偏出口。进口的能化商品中来自美国的占比并不高,但出口流向美国的占比则相对较高,因此中美关税贸易战对需求端的冲击较大。当然,从原料和成本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关税反制措施也会存在部分影响。
甲醇作为化工原料,虽然中国对美直接出口不多,但如果全球贸易战升级,能源价格可能会受到牵连。
比如,美国如果对中东产油国也加关税,国际油价可能波动,这会间接影响国内原油期货。
甲醇期货这边,国内需求如果没跟上,价格可能也会承压。毕竟,货卖不出去,库存一多,价格哪还撑得住?
3、农产品期货
本次我国对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是对4月2日美国实施“对等关税”的反制措施 。
结合3月10日,我国对美国大豆加征10%的关税以及最初3%的进口税率,那么从4月10日起,我国对美国大豆进口税率将达到47%。
受此影响,CBOT大豆反应剧烈,4月4日CBOT大豆大幅下跌3.4%,自去年年底以来再度跌破1000美分大关。
因为美国大豆是美国出口至我国的一个重要商品,去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达2213万吨,占我国大豆总进口量的近四分之一,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大豆出口量下降。
虽然当前时间节点我国主要进口巴西大豆,但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其他国家可能会报复性地限制对美出口,导致全球供应链乱套。
国内大豆期货可能会因为进口成本上升而上涨,但如果需求跟不上,库存压力又会把价格拉下来。
4、黑色板块
黑色相关品种中,中国主要进口铁矿石,出口钢材,铁矿进口主要来自于澳洲和巴西,基本不从美国进口。美国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国,所以中美互加关税,主要是影响中国钢材的出口进而影响黑色系价格。此次对等关税公布,对中国钢材直接和间接出口影响量或在1000万吨以上。
4月2日美国宣布对自中国进口产品额外加征34%关税,钢铁和相关制品在 2025年3月12日起,已经额外加增了25%的关税,本次豁免对等关税,但加上特朗普前期25%的关税和今年2月加增的20%关税,钢材及相关制品出口到美国的综合关税达到70%以上。
5
国家队出手
午后盘中,中央汇金公司公告称,中央汇金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随着2024年基金年报披露结束,以汇金系为代表的“国家队”的具体标的和配置情况浮出水面。
Wind数据显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汇金投资”)、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汇金资管”)合计持有23只ETF产品,总市值达1.04万亿元,同比扩张7倍有余。
截至2024年底,汇金投资共持有21只ETF产品,合计持有份额达1972.13亿份,同比增加近四倍(391.44%);平均持仓比例从上一年同期的34.6%增至36.87%。
汇金资管同样加仓明显,基金持有个数从5只增至15只,持有基金份额全年增加了1089.46亿份。
以持有ETF总市值而言,截至2024年末,汇金投资、汇金资管持有ETF总市值分别为6616.97亿元、3821.84亿元,两家公司合计持有ETF总市值突破万亿元,较上一年同期(1176.95亿元)增加了7.87倍。
此外,据财联社,多家头部量化已提前做好预期管理。虽然风控部门相对比较紧张,但目前还没有出现超出风控约束条件的情况。
有量化机构表示,从过往经验和行情判断上,面对极端行情,“扛”过去反而是更好的选择。“私募不像公募需要披露日净值,等更新周净值时市场大概率已经修复。”另有量化机构表示,清明节前刚刚完成A500指增产品的发行,今天上午已经着手建仓。
6
全球贸易战已从“黑天鹅”演变为“灰犀牛”,期货市场的高波动或成常态。我们需紧盯政策动态(如欧盟反制、OPEC产能会议),灵活运用期权工具对冲尾部风险。记住:危机中最大的风险,是误判趋势的固执。
友情提示:以上观点仅做为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