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三轮大幅波动,国内波动程度整体低于国际水平。
作者 :李志创 白玉 来源 :郑商所研究所 编辑整理:期乐会-小新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三轮大幅波动,国内波动程度整体低于国际水平
本世纪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三轮大幅波动阶段。第一轮: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大幅上涨,持续79个月,涨幅达318%,月均增速达1.85%,随后开始下跌,至2009年2月跌幅达50%;
第二轮: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大幅上涨,持续26个月,涨幅达92%,月均增速达2.64%,随后开始下跌,至2016年1月跌幅达56%;第三轮: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大幅上涨,持续时间33个月,涨幅达53%,增速达1.33%,随后开始下跌,至2020年4月跌幅达37%。本轮上涨行情从2020年5月开始,截至今年5月,涨幅和月均增速分别达70%和4.53%。期乐会(ID:qlhclub)
对比分析国内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发现,除第三轮波动阶段外,中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或下跌速度整体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见图1)。
具体从中国大宗商品价格在各阶段的涨跌幅度来看,第一轮涨幅和跌幅分别达55%【1】、38%,第二轮涨幅和跌幅分别达65%、47%,第三轮涨幅和跌幅分别达76%、23%,本轮行情涨幅已达47%。
不同类别商品价格上涨先后顺序不同,但在价格下跌时,金属类大宗商品价格变动通常领先于其他类别商品
由于不同阶段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别商品价格上涨的先后顺序有所不同。在价格下跌时,金属类商品通常率先表现出下跌趋势。
如在第一轮中,金属类商品价格下跌比食用品类商品提前3个月,比能源类商品提前4个月;第二轮中,金属类商品价格下跌比能源类和食用品类商品提前2个月;第三轮中,金属类商品价格下跌比食用品类商品提前3个月,比能源类商品提前7个月。
能源类商品价格通常涨幅和跌幅最大,金属类商品次之,商品价格波动程度整体有所下降
对比发现,除第二轮金属类商品价格最大涨幅(153%)大于能源类商品(112%)外,在其他波动阶段,能源类商品价格上涨和下跌的幅度均为最大,金属类商品次之,食用品类商品价格波动程度相对较小。
此外,与第一轮相比,第二、三轮波动程度明显下降。如第三轮上涨阶段,能源类商品价格涨幅不足第一轮的四分之一,金属类和食用品类商品价格涨幅均不足第一轮的15%(见表2)。
【1】限于数据可得性,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数据区间为2006年6月至2021年4月。
第一轮上涨阶段,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从2006年6月至2008年7月涨幅为55%,同期世界初级产品价格指数涨幅为73%;本轮行情中,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从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涨幅为47%,同期世界初级产品价格指数涨幅为59%(见图1)。期乐会(ID:qlhclub)
【风险提示】:期乐网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买卖由己,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