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2021011208485737.jpg

吉林农业大学姜海龙、车东升两位教师、各地企业家等一行18人,于2017年12月3日~12月16日对荷兰、比利时两国生猪产业链中的相关企业、高校等单位进行了技术交流与考察。通过与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交流、企业的实地踏查,对欧洲的生猪产业技术发展和相关国家政策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

一、考察内容

本次交流与考察的单位有养猪生产企业、设备设施制造企业、动物保健企业和大学等,基本涵盖了生猪产业链的全部。

 1、养猪企业   

参观了托佩克(Topig)公司的研发中心、Denvakit实验猪场和根特大学的实验猪场等。托佩克公司的技术经理介绍了公司的历史沿革、研发理念和经营特点。踏查了实验猪场的生产现场和讨论了生产成绩及交流了技术经验。

2、动保企业   

参观了GD公司和CID lines公司。GD公司以提供技术咨询和优化疫病防控策略为主营业务;CID lines公司以进行生物安全风险检测与评估为业务特点,与根特大学的科研活动较为密切,例如参与研发了畜禽场(主要是猪场和鸡场)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系统。

3、饲料企业   

参观了Denvakit公司和NuScience公司。Denvakit公司以仔猪的饲料研发为特点;NuScience公司突出了酸化剂的研发和以规模大、全球化而著称;同时,也专注于抗生素替代方案的优化研究,例如提出了利用中链脂肪酸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技术方案。

4、设备企业   

参观了Hotraco公司和Verbruggen公司。HotracoAgri公司以畜禽舍的环境控制为业务方向,业务遍布全球,涉及的业务国家既包括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也包括了南非的猪场。Verbruggen公司以码垛机的研发与销售为主要业务。其码垛机全球累计销售1000余台套,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其业务分布。Verbruggen公司不但在设备制造方面独树一帜,更是专注于控制软件的研发,这个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5、粪污处理   

参观了Mestverwerking(克里斯丁)和其合伙人企业。克里斯丁公司以猪场废弃物资源处理为主要的业务内容。通过建立猪场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处理-有机肥销售等业务程序,强化经济增长点,使生猪企业和废弃物处理公司都得到了相应的经济回报,使产业建立了优质、高效、生态式发展模式,提升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天气的原因,考察团取消了另一个猪粪污处理企业的考察活动。

 另外,考察团还参观了比利时的根特大学,参加了根特大学教授的猪场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培训。

二、几点收获

欧洲国家,尤其是西欧发达国家的养猪生产水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行列。荷兰、比利时的生猪产业在生产组织形式、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生物安全策略优化、猪舍内环境精准调控和猪群营养调控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适度规模的生产形式在荷兰和比利时的考察中,没有看到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猪场。

动辄存栏几千、几万、甚至是十几万头母猪的猪场甚是罕见。这和我国目前的养猪态势形成鲜明的对比。据介绍,一般的猪场的规模也就是几百头基础母猪。一般以400头左右的母猪为基本生产组织形式。但这些猪场的生产水平一般都高出我国猪场的实际生产水平。

比如,PSY在这些猪场中都基本能达到30左右;而我国猪场的PSY一般徘徊在20头,全国平均水平是18.6头。支撑荷兰猪场能有这么高的生产水平的因素,基本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

1)地理环境优越       

西欧是海洋性气候。据估算,荷兰、丹麦德国和比利时等国的年温差在30摄氏度和日温差在10摄氏度以内。这些独特的气候条件,加上科学的猪舍建筑工艺,减少了猪舍内的温湿度变化幅度,极大幅度地降低了猪群的冷应激和热应激,不会产生严重的季节性疾病。同时,这样的气候特点也为一些先进的温湿度控制设备提供了广阔的适用空间。

2)生物安全合理       

疫病防控是一个猪场的技术难点,但不是技术重点。一个生猪养殖企业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病的威胁程度。因此,荷兰、比利时等国都把生物安全放在国家层面去设计和执行。在荷兰,GD公司就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国家级的疫病风险评估,协助政府制定疫病防控程序。该公司以向国家出售咨询服务为一部分业务收入(约占公司收入的30%),保证了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平衡。同时,还扮演着具体养猪场兽医官的角色,负责临床诊断、技术咨询和处方开具等业务。在具体的养猪场,几乎没有兽医官。

3)社会化服务完善       

在西欧的猪场,工人数量非常少,常常是3~5个人就可以管理400~500头基础母猪的养猪场。支撑这些猪场高效运行的机制是背后的服务社会化。饲料供应由饲料厂完成。因此,在荷兰、德国和比利时等国家的畜牧场(在大巴上无法区分是猪牛羊禽场)都竖立着舍外料仓,自动饲喂成为标准配置。另外,疫苗注射、废弃物处理、生猪销售等也都由专业化的公司来负责。由于杜绝了中间经销商环节,让“创造需求”这一嗜血而生的商业营销无生存空间,让防疫程序制定、动物保健、生猪经纪人等国内耳熟能详的概念了无踪迹。

因此,经过多年的熟化和市场竞争,适度规模的养猪生产单元是目前欧洲普遍采用的生产组织形式。这一点,为我国农业部提出的“庭院式家庭农场”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模式借鉴和理论支持,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养猪生产中存在的单位时空内猪群密度大、疫病胁迫大、环境污染重、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2、严格执行的环境保护       

在世界范围内,“种养结合”模式一直被认为是解决养猪生产中废弃物对环境质量产生胁迫的基本方法,即:大体量猪场废弃物必须通过大规模的农业种植来解决。欧洲,尤其是西欧和日本,奉行的政策是有多少地,养多少猪;在美国和加拿大,有多少猪,规划多少地。但是,受到利益的驱使,荷兰养猪业面临着土地消纳能力低于猪粪污生产量的严重问题。解决的思路有两种:

第一种,销售/缴费到德国、丹麦(不确定)等周边国家。这种方式只是克莉丝丁公司在介绍技术时顺口带过,没有详细介绍费用、处理量等相关细节。

第二种,达标排放。猪场废弃物达标排放处理时有2个关键点,一个是干湿的高效分离,另一个是污水的净化。由于清粪方式的不同,猪场废弃物的干物质含量不尽相同。但共同的特点是机械进行干湿分离时的效率低下。克里斯丁公司的做法是向粪污中添加凝固剂,其原理相当于卤水点豆腐,提高了干湿分离的效率。污水采用反渗透设备进行处理。在这个处理过程中,技术创新点和核心技术是凝固剂/螯合剂的作用原理及成分;在反渗透处理时的养分动态平衡。在管道的接泵处,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数据线,采用计算机辅助动态处理过程,大概是这个公司的技术核心。

在国内,所有养猪场要么没有社会责任心来处理粪污,要么没有技术来完成责任。荷兰的猪场废弃物处理模式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一个要有国家的严格政策法规的约束,另一个就是要有专门化的企业来完成这个技术体系。在国家层面上,绝对不允许养猪企业“拿走肉,留下臭”。

既然企业要赚钱,就得保护好环境。而西欧的天气又是年积温低的滨海地区,靠作物的富集来转移猪粪污带给土地的养分,效率较低,为我国养猪企业,尤其是东北内陆性气候的玉米带,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竞争机会。

在专业化公司方面,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农业产业化参差不齐,需要不同技术贮备的公司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运行来达到粪污的资源化处理目标。在农业资源枯竭的地区,在达标排放的处理技术中,要使猪场、处理公司、有机肥销售公司三者之间的利益达到动态平衡,才能使整个体系良性运转。

因此,猪场废弃物(环保部、农业部一致认为不能叫粪污)的达标排放不仅仅是技术可行的问题,更是社会经济问题。

3、高度分化的专业生产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养猪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与其它环节休戚相关。在为期10天的考察中,一直在感受各个企业在细节上的精益求精。

 1)饲料企业   

受到养殖总量的限制,无论衡量总产还是考量单产,欧洲饲料厂的规模都不算大。但是,在所考察的饲料企业中,都把原料的品控、实验室建设、生产车间布局作为重点。印象比较深的是Denvakit饲料公司的化验室对饲料原料的快速测定;在NuScience公司的生产车间,除了对粉尘的控制效果好以外,管线布局令人耳目一新。电线、数据线和不锈钢管安排得当,统一走槽布线,一丝不苟。在整洁的布局中,背后一定渗透着设计、施工人员的大量论证。这一点,非常值得国内的饲料企业学习:不是规模大就代表着先进,而是细节觉得公司的成长。对于基于二维码数字系统的物料运输与管理,NuScience公司的添加剂车间给我们国内的饲料厂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2)养猪企业   

本次参观了托佩克公司、两个实验场。对荷兰的育种系统、育种方案的育种目标、选种选育方法等,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在荷兰,以托佩克公司为代表的育种公司,能够紧密联系生猪的育种前沿,展示出强大的科研实力和灵活的经营策略。这一点,在公司的远景规划和在中国的业务变化就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避免了那种大企业的僵化和盛气凌人。

在猪场的参观中,考虑的细节更是比比皆是。比如,猪舍建筑方案采用的是装配式猪舍建筑工艺,在模块勾缝中,采用硅胶密封;室内通风除湿工艺中,利用管道将新风直接送到饲槽边,实现了猪舍精准通风。这一技术是我国北方气候区一直急需的技术,也是一种技术愿景。另外,除了细节,设备设施及管理工艺都是以满足猪的生物学特性为主出发点。例如,在根特大学的实验猪场,妊娠母猪舍还一直使用垫料,并由改良的叉车定时清圈。之所以对这一点记忆深刻,是因为我们的母猪饲养,包括仔猪饲养中,一直因为各种因素排斥垫草。

这种排斥直接导致仔猪腹感温度低、母猪刻板行为增加。要知道,来源于垫草的纤维在消化道后端能产生挥发性脂肪酸;据测算,来自于饲粮纤维的能量能提供成年猪30%的能量需要。垫草属于“谁用谁知道”的缓解猪群生产应激的农副产物。

3)设备公司   国外畜牧机械公司能够潜心研发,这一点永远值得国内以仿制为能事的公司好好学习。在设备设施的制造上,精益求精;在核心部件上反复设计,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那种井井有条的工作台就足以让人信服产品的质量。反观我们国内设备公司的研发车间,确实是相去甚远。细节决定一切。

在这次考察中,比较有感触的就是欧洲国家对待抗生素的态度。

1、作用机理一般认为,抗生素的促生长原理是在肠道中杀灭有害细菌和使肠壁变薄而促进养分的消化吸收。

有几点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在胃酸中是否会被破坏、肠道菌群生态系统是否会被严重影响、肠壁菌群是否会被有效改变。虽然,所有的试验结果都是阳性的。

2、耐药菌的危害       

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抗生素的使用有关系,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有关系……但是,当猪群产生传染性疾病,细菌和病毒的作用怎么判定?谁是原发,谁是继发,谁起到在黏膜免疫系统前“把门踢倒”的作用,又是谁能逃过抗体的追缉而杀灭细胞?欧洲停用抗生素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发病率降低了吗?降低了多少?使用抗生素的畜禽生产性能得到了提高,停用抗生素的畜禽生产性能得又得到了提高!是谁在翻手为云又覆手为雨?

3、顶层设计       

在牧业发达国家中,关于食品安全的策略各有不用。例如,美国允许使用瘦肉精,中国则不允许使用瘦肉精类的饲料添加剂;中国允许使用抗生素,欧盟则不允许使用抗生素;澳洲允许使用几种抗生素(比如莫能菌素),但美国几乎没什么不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只是严格了停药期。原来,欧盟还提出了动物福利的概念,只是太超前,对我国畜牧业“带节奏”的作用有限,才重提抗生素的问题。

考察期间,我问了几位业内人士,禁用抗生素到底是技术问题还是贸易壁垒问题?如果是技术问题,就请交给市场。此题无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我们能把从欧洲学到的经验、技术、体会等,通过消化、吸收,进行本土化熟化、集成和示范后,有效地促进我国养猪业的技术进步!

文章来源:飞龙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