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生猪产业链上游——饲料

1、猪饲料概况

我国猪饲料根据配方及养殖户使用方法,可分为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料。预混料为饲料的核心部分,预混料包括各种维生素和添加剂。在此基础上添加豆粕、鱼粉等蛋白质原料可以制成猪浓缩料。再在此基础上添加玉米、麦麸等能量原料就成为猪配合饲料。

在我国的生猪规模养殖过程中,总成本60%-80%是用于饲料成本,生猪饲料价格走势受到整个农产品市场影响较大,整体而言,饲料价格与玉米、豆粕相关性较高。

总的来看,猪饲料的组分大致包括55-60%的玉米,15-20%的豆粕,5-15%的菜籽粕,5-10%的其他蛋白,5%的纤维(如麸皮)和少量的微量元素和其它物质。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2、猪饲料主要原材料分类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

(注意:三类饲料的比例随畜种和不同生长阶段而异。)

3、猪粮、猪料比价

猪粮比就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在6.0比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但两者比值过大或过小都不正常。

猪料比不同于传统猪粮比的计算模式,将豆粕、麸皮等饲料价格考虑到比值中,更能反映生猪养殖的实际利润情况,是现行猪粮比价指数的有益补充。随着猪料比在生猪养殖行业的广泛应用,将对养殖户的生产和经营提供指导性建议,提升生猪等副食品生产企业的盈利水平,从而维护整个社会肉蛋产品的物价稳定。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4、国内猪饲料厂家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二、我国生猪产业链中游——养殖

1、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历程

1990年以前:商品短缺时期,庭院养猪为主体,供应不足;

1991-1995年:生猪养殖快速增长期,个体户和小型猪场兴起和发展,庭院养猪繁荣;

1996-2005年:供求基本稳定期,规模化猪场逐步兴起,庭院养猪逐步减少;

2006-2014年:缓慢增长和效率规模提升期,庭院养猪逐步退出,社会化的大规模猪场逐步兴起,国营养猪企业退出养殖;

2015年至今:代规模养猪增长期,效率提升、规模扩大、投资增大。

现阶段,我国规模养殖场的生猪以外三元为主,即杜洛克、长白猪、大约克夏猪三元杂交而成的商品猪。2019年以“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为主的引进品种占出栏总数的70%以上,是我国猪肉生产的主力。

2、我国生猪养殖场分类(以规模为主)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3、生猪养殖区域划分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生猪生产,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北方内蒙古等地被划为我国生猪养殖的潜力增长区。东北地区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且为玉米种植主产区,具有明显的环境优势和原料成本优势,未来可有效承接环保禁养拆迁留下的市场缺口。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4、前十大生猪出栏量企业

2019年我国生猪行业出栏量前十企业为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正大集团、天邦股份、双胞胎、中粮、大北农、扬翔/德康。2019年温氏股份年出栏量位居第一,出栏量1852万头。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4、生猪养殖行业的经营模式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文章来源:华泰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