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有关生猪期货上市的呼声始终不绝于耳。

生猪作为我国最大的农业品种,市场规模早已超过万亿元,产业链自上而下涉及饲料、防疫、饲养、屠宰、流通等领域,关联企业达数万家、涉及人员逾亿。

然而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猪价格波动剧烈且较为频繁。与之相关的猪肉价格的波动,对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变动,也存在着很大的影响,有人因此将CPI戏称为“China Pig Index”。

在这样的情况下,业界对于生猪期货的热盼也不足为奇了,毕竟它可是兼具多种功能的“降魔神器”。

功能一:规避价格风险

在中国,生猪价格存在着一个长约四年的周期性波动,这种经济现象也被称为“猪周期”。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生猪价格形成了四个较为明显的周期,其区间价格涨幅分别达到过65%、183%、113%和83%。

针对中小养殖场抗风险能力弱、资金链容易断裂等问题,生猪期货具备的套期保值功能,能够为其提供行之有效的风险转移工具,对冲“猪周期”期间生猪价格大涨大跌的潜在风险,保护养殖者利益。

另一方面,生猪期货的价格可作为未来某一时期生猪价格变动趋势的“晴雨表”,预期未来现货市场生猪价格的变动情况,更好地指导生产,稳定生猪价格。

功能二:健全期货品种

生猪期货的上市,有助于与占生猪养殖生产总成本的70%以上的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的期货市场形成联动,建立健全农牧产品期货体系,形成饲料原料和生猪饲养的套利关系。对于期货投机者而言,生猪期货则提供了一种新的盈利的可能。

功能三:反哺现货市场

中国目前的生猪养殖市场呈现大而分散的局面,全国约有5000万家养殖企业,而行业中三大巨头,温氏、牧原、雏鹰,其2015年的出栏量总和也仅占当年总量的不到3%。对比美国,自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于1966年开始生猪合约起,其猪肉行业历经整合兼并,最终只剩下几家大公司控制供给。

生猪期货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合约,推出之后将在客观上提高我国生猪质量与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同时进一步推进规模化生产,加快生猪产业整合,促进生猪饲养标准化、规模化。另一方面,大企业的标准化生产意味着对价格更稳定的控制,有助于平稳价格波动。

图片

纵观中美两国生猪期货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生猪期货从本世纪初开始开展相关调研,到之后一再被提上议程,虽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但也堪称曲折。

生猪期货为何迟迟不来,上市过程中又面临哪些阻碍?

劫难一:标准化难

由于我国的生猪生产大而分散的局面,以及生猪生产地域性所带来的交易半径限制,造成了生猪品种、品质上的较大差异,生猪品种、重量、膘厚等指标实现标准化也并非易事。这些差异给合约设计中交割品级的设定带来了难度,而在合约推出后的实际交割过程中,有多少生猪产品能够达到交割标准,同样是个未知数。

劫难二:交割困难

生猪期货作为一种畜牧与鲜活农产品期货,不同于传统的耐储藏期货品种,在进行实物交割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更多的操作障碍和风险。比如活体运输过程中生猪的储藏问题,以及较为棘手的生猪疫情传播风险。

不妨向其他国家“取一取经”。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生猪期货合约上市,当时的交割方式为实物交割,等到上世纪末,合约标的物又由生猪变成了瘦肉猪酮体,交割方式则变为了现金结算,期间有超过30年的时间以生猪作为标的物。除此之外,德国汉诺威交易所(RMX)和韩国交易所(KRX)也仍有瘦肉猪期货在交易上市,且两者自推出起便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结算价格主要取决于现货价格指数。

其实这些阻碍在其他国家多多少少也存在,但并没有影响美国、德国和韩国等国家最终推出生猪期货。

事实证明,1966年2月生猪期货在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上市后,进一步加速了生猪产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整合。至30年后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70%的生猪质量都能够达到期货交割标准。在我国其他品种期货市场上,也可见到类似收效。

在我国进入经济转型和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度过这些“劫难”,是否便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活体二师兄或将正式登陆期市。 

文章来源:要资讯,欢迎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注明转载信息。